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皮损生态微生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2:58
【摘要】: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考虑其发病主要原因与感染、环境、遗传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目前作为银屑病可能病因之一的体表微生物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其研究对象多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主,而针对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皮损表面微生物的研究则是空白。目的:收集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皮肤表面微生物样本,进行16SrDNA基因二代测序分析。通过测序分析结果观察其皮损表面微生物与健康人皮肤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两组间差异物种,并进一步评价此差异与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取材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11例,对照组选择与患者组年龄相近,性别一致的外观正常的健康人11例,使用无菌棉拭子分别对患者组与对照组相一致的部位进行取材,每个部位加压取材不少于30s,并收集到无菌离心管中,置于低温冰箱备用。随后进行DNA抽提、质检,PCR扩增,扩增产物的混样及提纯,构建文库、上机测序,对样本进行生物注释。最后采用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复杂度、Beta多样性分析样本间物种结构差异性,t检验及LEfSe分析组间差异物种。结果:(1)OTU聚类结果表明样本间分布均匀,两组各样本在门水平上组成相似,无差异,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2)Alpha多样性分析样品复杂度结果表示两组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经统计分析,p=0.592。Beta多样性分析两组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示两组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指数统计分析,p=0.556。各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表示两组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上存在差异趋势。(3)两组间发现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差异物种,并且在患者组中起主要作用,经t检验筛选属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不动杆菌属为丰度最高的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p=0.047,此外,蓝藻菌门未命名的叶绿体属在两组对比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7。结论:初发或者复发的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病例,其皮损表面微生物可能正在由一个稳定状态发展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这种改变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程度有关,而不动杆菌属可能在此变化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动杆菌属与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发病的因果关系有待确定。一定丰度的蓝藻菌门叶绿体纲及以下水平的物种可能参与维持正常皮肤的生态微生物的稳定。
【图文】:

实验样本,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二次,琼脂糖凝胶电泳


图 1a.1-19 二次实验样本的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图 1b.35-44 预实验样本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注:图 1a,b,中标为标准品,上样 5μL(10ng/μL);M-1 为 Trans 2k plus,上样 2μL;M-2 为 Trans15k plus,上样 2μL;白色数字为样本序列号,原液上样 5μL。

实验样本,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样本,等级


12图 1b.35-44 预实验样本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注:图 1a,b,中标为标准品,上样 5μL(10ng/μL);M-1 为 Trans 2k plus,上样 2μL;M-2 为 Trans15k plus,上样 2μL;白色数字为样本序列号,原液上样 5μL。序列号由 1 到 19 为后期正式实验结果,序列号由 35 到 44 的 10 个条带为前期 6 例样本的预实验结果(部分样本包含多个序号)。从图中可看出样本有轻微的弥散和杂带,无其他颜色,无杂质或 RNA 污染。根据 DNA 抽提质量(m)与以上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条带情况综合分析,m 不小于 200ng 为 A 等级,m 不足 200ng 为 B 等级,,m 小于 100ng 为 C等级。A 等级表示样本产物目的条带大小正确,总量满足 2 次或者 2 次以上建库,样本可进行后续实验;B 等级表示样本产物目的条带大小正确,总量满足 1次但不足 2 次建库需要,可尝试进行后续实验或启用备份样本;C 等级表示样本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58.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朝军;沈定霞;;16SrDNA序列测定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杨淑霞;范晓华;钟晓莉;刘子骥;;不动杆菌属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28期

3 王桂芝;崔艳霞;肖君刚;王君;陈宏泉;;点滴型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张理涛,纪岩文,张峻岭,亓玉青,杨洪浦,毛舒和,康瑞珠,陈锦英;β-溶血型链球菌胃蛋白酶消化产物对银屑病PBMCs和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J];天津医药;2004年02期

5 张理涛,阎学贞,夏青,高兴华,陈学荣,陈洪铎;链球菌抗原和几种细胞因子对人类角质形成细胞株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6 张理涛,陈学荣,李瑞玲,殷金珠;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链球菌抗原和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反应[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吕淑珍;上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扁桃体炎引发银屑病30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02期

8 张理涛,陈学荣,殷金珠;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点滴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2期

9 江沁;点滴型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关系的实验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婷婷;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放线菌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6年

2 李东光;链球菌M6蛋白诱导点滴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邬国良;放线菌LA5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99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99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