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CDLQI、DFI的译制与考评及对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测评

发布时间:2020-03-27 06:41
【摘要】: 目的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遗传性、慢性、瘙痒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该病患者90%为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往往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病情,中医治疗本病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睡眠,调节脾胃饮食,缓解精神焦虑等,从而可有效改善患者及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的整体观与生存质量的多维评价不谋而合,我们有必要运用国际公认的临床评价工具对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客观评价。AD患者90%为儿童及青少年,我们拟引入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Children's DermatologyLife Quality lndex,CDLQI)及皮肤病家庭影响量表(The Dermatitis Family Impactquestionnaire,DFI),并初步考评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方法 量表译制方法:采用是目前通行的“翻译-逆翻译”量表翻译、调适程序 问卷调查法:A组为皮肤病人群151例,B组为AD患者60例,C组为其他疾病(非皮肤病)患者50例,D组为健康人群50例,研究对象年龄为5-16岁。请儿童皮肤病患者、AD患者、其他疾病及健康人群填写CDLQI量表。请AD患者及父母在纳入研究时第一次填写CDLQI量表,父母填写DFI译表,并在24小时内第二次填写量表,下次就诊时带回,2周后第三次分别填写量表。量表的心理测量学考评:分别CDLQI量表(适用于5-16岁患者)和DFI(适用于16岁以下患者父母)记录AD患者的生活质量,考评两份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并考量量表分值与SCORAD积分的相关性。 临床疗效观察:选择31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清心培土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CDLQI、DFI分值及SCORAD积分,并于治疗后3个月以尼莫地平法评价总体疗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算量表同一组别不同时点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如不满足方差分析条件(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方法。组间同一时点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采用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 结果 1.比较皮肤病患者与特应性皮炎患者CDLQI分值,皮肤病患者与特应性皮炎患者CDLQI各条目在征得CDLQI、DFI量表源作者同意后,采用“翻译-逆翻译”量表翻译程序对源量表进行简体中文版的译制。计算CDLQI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6,Guttman分半信度分别为0.814;DFI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6,Guttman分半信度分别为0.893,认为两份量表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对量表表面效度、构建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区分关联效度的考评,认为两份量表有较好的效度。两量表总分值有较好反应度。 2.分值及总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差异最为显著的条目为1,9,5,主要为皮肤症状,睡眠,休闲方面的影响。特应性皮炎患者父母DFI分值与健康人父母DFI分值有显著差异(P<0.001)。DFI量表获得最高均分值条目为条目7,为疲惫感条目,其次为条目条目3、条目8,分别为睡眠影响和情绪影响。两份量表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 3.研究纳入31例AD患者,考评并比较清心培土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SCORAD积分。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3月后所测得CDLQI分值分别为15.67±7.51、11.33±5.59、7.22±4.602,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后、3月后所测得DFI分值分别为17.97±7.50、13.10±6.35、9.58±5.06,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清心培土法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瘙痒、睡眠障碍症状,显著提高患者及父母的生活质量。 结论 1.CDLQI、DFI量表简体中文版形成,已在Cardiff大学Wsles医学院皮肤科网站登出(http://www.dermatology.org.uk/)。经心理测量学考评,两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 2.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症状(主要为瘙痒)、睡眠障碍为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其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皮肤病患者的平均水平。患者父母生存质量同样受到影响,并与特应性皮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相关。疲惫感、睡眠及情绪影响为影响父母生存质量较为显著的因素。明确影响患者及父母生存质量主要因素。 3.清心培土方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清心培土方的整体治疗对改善患者及父母生存质量的多维影响有积极意义。
【图文】:

柱状图,皮肤病,量表,患者


2一g皮肤病患者与AD患者COLO!量表CDLQI(n=151)A正CDLQI(n=60)均数士SD均数士SD0.83士0.7550.90士0.8470.35士0.6130.26士0.5470.50士0.7110.53士0.7640.58士0.8360.28士0.5440.60士0.7840.81士0.7785.64士4.4552.08士0.8091.50士0.8730.60士0.8480.88士1.0271.13士0.9471.10士1.0531.27士1.1330.62士0.7611.85士0.9171.33士1.00312.40士7.197一8.3一4.4一1.9一4.8一4.9一3.8一4.3一3.5一8.0一3.5一6.7目

条目,平均分,生存质量,正相关系数


Z条目图3一 1CoL0110条目平均分值治疗前后比较3.2.1.2治疗前CDLQI分值与SCORAD积分、DFI分值的相关分析运用Spearman秩相关统计方法,治疗前CDLQI分值与SCORAD积分存在正相关系数(厂0.488,户0.01),参见图3一2。表明患者生存质量分值(CLQDI)与SCORAD积分相关,,生存质量测评能反映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CDLQI分值与DFI分值存在正相关系数(厂0.803,尸<0.001),参见图3一3。表明父母生存质量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2 薛素琴;刘炽;;中医诊疗特应性皮炎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医学;2011年07期

3 钟青;罗海燕;常燕群;;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4 李雪娇;;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5 张池金;;滋阴清热法治疗特应性皮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年08期

6 温晓文;陈达灿;;证候要素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1年15期

7 金培志;杨瑛;赵跃凤;郭岱炯;;健脾止痒颗粒对脾虚血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姬兴军;;两种方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17期

9 张学良;;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7期

10 陈微;曹毅;陶茂灿;罗宏宾;杨敏;;特应性皮炎外治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峻岭;;细菌性超抗原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卉;石梅;陶建凤;祁怀山;干皆诚;姜[!芳;梁键莹;杨丽萍;余红;陈洁;庄寅;闫明;郭一峰;顾艳;余霞;冯晓博;姚志荣;;上海新华医院909例特应性皮炎临床资料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海莉;陈达灿;;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汤建萍;;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130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强;薛慧;王志;;39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IgE检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7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周斌;;43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艳;SIL-2R与特应性皮炎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3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段素芳;水苏糖可显著抑制特应性皮炎[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记者 冯立中;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找到[N];健康报;2011年

6 冯立中 记者 吴长锋;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N];科技日报;2011年

7 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崔晓冬;三管齐下,辨治特应性皮炎[N];医药经济报;2011年

8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马培奇;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药局部用他克莫司[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徐述湘;皮肤科医师在京交流学术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文杰;特应性皮炎中医辨证分型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王欣;健脾渗湿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刘炽;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刘文静;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CC亚族趋化因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莫秀梅;培土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多维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莉;CDLQI、DFI的译制与考评及对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测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邵莉梅;汉族人39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闫玉丹;刺络泻血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加林;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南美白对虾过敏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8 金滋仁;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欢;特应性斑贴试验在诊断特应性皮炎患儿食物过敏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赵一丁;龙牡汤治疗青年及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02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02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