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microRNA-203a-5P对IL-6、TNF-α及IL-1β在AD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3:03
【摘要】: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过表达或者抑制MicroRNA-203a-5p的表达,分析它对HaCaT细胞中IL-6、TNF-α及IL-1β等细胞因子的影响,鉴定miR-203a-5p对三者是否存在靶向调控作用。再结合特应性皮炎患者皮屑中miR-203a-5p、IL-6、TNF-α及IL-1β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以miR-203a-5p及其下游靶基因为主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通过体外培养HaCaT细胞系,分为4组进行转染:miR-203a-5p模拟物组(mimics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s NC组)、miR-203a-5p抑制物组(inhibitor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组)。转染后采用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miR-203a-5p及各组IL-6、TNF-α及I L-1β的表达水平。2.临床收集特应性皮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皮屑组织,经过速冻后液氮研磨,Trizol法提取两组皮屑的总RNA,用qPCR方法检测两组皮屑中miR-203a-5p、IL-6、TNF-α及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1.细胞实验情况将miR-203a-5p模拟物组、抑制物组及两组阴性对照组等4组样品共转染HaCat细胞。结果显示:转染miR-203a-5p mimics后,与其阴性对照组相比,miR-203a-5p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证明转染成功。HaCat细胞中TNF-α及IL-6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IL-1β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转染miR-203a-5p inhibitor后,HaCat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增高,I L-6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2.临床标本检测情况qPCR检测结果表明,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屑中mi R-203a-5p、IL-6、TNF-α的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表达量略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再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时发现miR-203a-5p与TNF-α、IL-6、IL-1β的表达量无相关性(r分别0.26、0.15、0.18,P0.05)结论:(1)AD患者皮屑中miR-203a-5p、TNF-α、IL-6及IL-1β的mRNA表达增加,提示miR-203a-5p、TNF-α、IL-6及IL-1β共同参与了AD的发生及发展。(2)在HaCat细胞中miR-203a-5p可以抑制TNF-α、IL-6的表达,促进IL-1β的表达。但在对AD患者皮屑的研究中,TNF-α、IL-6、IL-1β异常表达增高,未发现miR-203a-5P对TNF-α、IL-6、IL-1β有效的直接的调控作用,其他的调控方式尚未可知。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特应性皮炎时表皮屏障功能障碍或者表皮重塑,在炎症反应阶段,miR-203a-5P的调控作用被改变或抑制。(3)本研究暂通过在细胞实验水平上验证了miR-203a-5P对TNF-α、IL-6、IL-1β的靶向调控作用,同时结合AD皮屑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四者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了miR-203a-5P在AD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及调控通路,在基因水平研究了miR-203a-5P对TNF-α、IL-6、IL-1β的调控作用,从miRNA-通路-炎症因子-疾病的相关角度揭示AD可能的发病机制,但尚未对特异性miRNAs与其相关易感基因调控功能、细胞因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从蛋白水平研究他们的表达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对miR-203a-5P在AD发病中的分子机制作用及涉及的细胞通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探讨miR-203a-5P作为A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的靶点及整个网络调控系统在AD的发病、病情演变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为AD的靶向治疗及今后高效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58.2
【图文】:

表达水平,转染,细胞


3.2 miR-203a-5p 对 TNF-α、IL-6、及 IL-1βmRNA 的表达以 HaCat 细胞为模型,分别加入 miR-203a-5p mimicsp inhibitor 及其无关序列的阴性对照组,miR-203a-5p 对6、及 IL-1βmRNA 的表达水平的影响见图 7-10。

表达水平,转染


转染后 miR-203a-5p 的相对表达水平加入 miR-203a-5p mimics 后,与 NC 组相比较,HaCat 03a-5p 的表达水平增高(P<0.01),加入 miR-203a-5p inh与 NC 组相比较,HaCat 细胞中 miR-203a-5p 的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懿;;中医刮痧治疗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年19期

2 周君;;皮敏消胶囊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9年06期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团队领衔建立首个中国婴儿及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11期

4 张琦;禹卉千;李振鲁;;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年07期

5 ;盐或为特应性皮炎诱发因素之一[J];上海医药;2019年14期

6 林欢儿;李孜怡;彭静;涂绍忠;;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期

7 陈敏;;特应性皮炎的治疗[J];江苏卫生保健;2019年11期

8 罗鸯鸯;刘小英;刘玉凤;;臭氧水疗仪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年22期

9 李敏琪;邓列华;胡羽添;李霆峰;陈兆威;郑嘉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年11期

10 孙宏勇;甄莉;;特应性皮炎诊疗研究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A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上上;李巍;;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内表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成立大会、中西医结合诊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提高班资料汇编[C];2019年

2 邓思思;宋志强;;对一例成人特应性皮炎误诊的思考[A];2019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3 姚煦;;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进展[A];2019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4 李邻峰;;特应性皮炎诊治经验[A];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5 唐苏为;谢韶琼;;迟发型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A];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涂彩霞;杨雨岭;许璐;;特应性皮炎的评价及治疗进展[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张蕴颖;许璐;刘春宜;涂彩霞;;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表面分子标记的检测[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8 薛璐;王惠平;;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9 李承新;;“里应外合”——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10 陈宏;;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天鹅;特应性皮炎治疗格局有望改变[N];健康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于娟;干燥瘙痒,得了特应性皮炎怎么办?[N];中国医药报;2018年

3 董兰;2017版特应性皮炎治疗指南[N];医学参考报·灾害救援医学频道;2017年

4 董兰;成人型特应性皮炎与空气污染关系的全民健康数据调查[N];医学参考报·灾害救援医学频道;2017年

5 许关煜;特应性皮炎治疗药酝酿爆发[N];医药经济报;2017年

6 南昌大学二附院主任医师 刘志刚;特应性皮炎如何科学护理[N];家庭医生报;2016年

7 记者 田雅婷 通讯员 钟艳宇;诊断特应性皮炎有了“中国标准”[N];光明日报;2016年

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赵作涛;特应性皮炎 应重视过敏“起点”[N];健康报;2015年

9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家庭防治特应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10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特应性皮炎总反复 须分期用药[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玉;JAK1/JAK2抑制剂Momelotinib软膏的制备及其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2 向娟;VD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3 吴卿;特应性皮炎的外用中药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温禾;靶向树突状细胞的卵清蛋白纳米疫苗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及特应性皮炎皮肤、口腔、肠道菌群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王海燕;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培土清心方对肠道菌群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王晓钰;基于miR-155-5p对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控探讨升麻素抗特应性皮炎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孟威威;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王颖;高迁移率蛋白-1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9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刘文静;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CC亚族趋化因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蓓蕾;Langerin在特应性皮炎经皮致敏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刘云;养血润燥法联合药浴治疗成人期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临床疗效观察[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张璐;特应性皮炎患者Th17细胞、IL-17表达水平的meta分析[D];青岛大学;2019年

4 蘧雅璇;抑制温度敏感钙通透TRPV3通道减轻特应性皮炎的确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5 肖静秋;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青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陈娜;microRNA-203a-5P对IL-6、TNF-α及IL-1β在AD中的调控作用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王俊霞;薏苡仁提取物对BALB/c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的疗效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8 石艳丽;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25及IL-33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9 柏青松;中药联合臭氧水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陈安薇;MrgprX2(B2)在AD皮损的表达分析及Dock5在BCR信号中的调控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41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741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