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及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03:24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带状疱疹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后遗神经痛期P物质浓度变化,探讨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精神状态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1.选择50岁以上(包括50岁)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8例,排除全身慢性疼痛性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和家族史,所有病人发病5—7天内未做任何治疗且知情同意。 2.初诊时即治疗前,列表登记临床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诱因、病程、前驱症状、发病部位、皮损面积、伴随疾病等,应用VAS和McGill方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疼痛进行分级,并应用情感问卷调查病人的精神状态(抑郁程度)。 3.给予带状疱疹常规治疗,疗程10天。分别于发病3周、8周进行随访,记录疼痛程度。 4.分别于初诊时(治疗前)、发病20天(治疗后)、发病2个月时(有后遗神经疼痛者),抽取皮损同侧的肘静脉血检测P物质浓度。选择同年龄组健康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肘静脉血检测P物质。 5.应用放免法检测P物质。 6.应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 38例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50-82岁,平均63.7±7.5岁。38例病人完成20天的随访,31例完成了2个月的随访,失访7例。3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为29.03%。 1、P物质浓度在带状疱疹不同病期的比较。 治疗前P物质含量100.1±10.13 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64.12±13.81pg/ml和正常对照组43.01±6.21 pg/ml。治疗前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p<0.05)。而治疗后的P物质水平虽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比较。 (1)将38例病人按VAS评分分为高分值(VAS评分≥7)、中分值(VAS评分4-6)、低分值(VAS评分≤3)三个组,将三组的P物质浓度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高(n=16)、中(n=18)、低(n=4)分值组P物质含量分别为118.01±12.03 pg/ml、92.30±9.11 pg/ml、63.68±15.36 pg/ml。高分值组分别与中分值组和低分值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显示,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一致,疼痛程度越重,P物质浓度越高。 (2)治疗后,①高(n=6)、中(n=7)、低(n=25)分值组P物质含量分别为92.65±9.87 pg/ml、73.31±7.95 pg/ml、55.84±6.29 pg/ml。高分值组分别与中分值组和低分值组比较,高分值P物质含量高于中分值和低分值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分值组和低分值组比较,P物质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仍显示,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的一致性。 3.P物质浓度与抑郁程度的比较。 将38例带状疱疹病人按抑郁程度分为:无抑郁(抑郁指数<0.5)、轻微—轻度抑郁(抑郁指数0.5—0.59)、中-重度抑郁(抑郁指数0.60-0.69)三个组,将三组的P物质浓度进行单因素比较, (1)治疗前,无抑郁组(n=10)、轻微—轻度抑郁组(n=13)、中—重度抑郁组(n=15)P物质含量分别为63.47±16.34 pg/ml、88.97±13.09pg/ml、133.71±8.64 pg/ml。①无抑郁组分别与轻微—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比较,P物质浓度降低,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p<0.05和p<0.01)。②轻微—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P物质含量变化与抑郁程度一致。 (2)治疗后,无抑郁组(n=19)、轻微—轻度抑郁组(n=12)、中—重度抑郁组(n=7)P物质浓度分别为50.13±8.07 pg/ml、73.81±16.34 pg/ml、98.93±19.12 pg/ml。①无抑郁组、轻微—轻度抑郁组分别与中—重度抑郁组比较,P物质浓度降低,差异非常显著和显著(p<0.01和p<0.05)。②轻微—轻度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P物质含量下降。 4、P物质浓度、VAS评分与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关系。 (1)P物质含量比较 ①治疗前,PHN组P物质浓度(n=9,140.71±18.13 pg/ml)与非PHN组(n=22,84.32±10.21 pg/ml)比较,PHN组高于非P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P物质浓度的检测对PHN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②治疗后,PHN组P物质浓度(101.23±1.89 pg/ml)与非PHN组(52.12±8.81 pg/ml)比较,PHN组仍高于非P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43.01±6.21 pg/ml)比较,PHN组P物质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PH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未发生PHN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P物质水平(52.12±8.81 pg/ml)下降明显,与治疗前(84.32±10.21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HN的患者P物质水平治疗后(101.23±1.89 pg/ml)与治疗前(140.71±18.13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治疗后P物质水平下降幅度小于非PHN组。提示,治疗前、后P物质水平下降速度缓慢可能与PHN的发生有关。 ④发病2个月时,PHN患者的P物质浓度为77.34±12.31 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然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的一致性。 (2)VAS评分比较 ①PHN组与非PHN组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8.17±1.51、6.09±1.04,两者比较,PHN组高于非P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疼痛程度对PHN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②治疗后,PHN组与非PHN组VAS评分分别为6.67±2.14、1.9±0.07,两者比较,PHN组仍高于非P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疼痛程度仍较重者易发生PHN。 5、临床因素与后遗神经痛的关系比较。 完成全部过程的31例中,发生PHN的患者9例,发生率29.03%。 (1)年龄和PHN的关系:大于60岁组PHN的发生率(8/16)高于50—60岁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越大发生PHN的风险越高。 (2)性别和PHN的关系:PHN的发生与性别无关(p>0.05)。 (3)前驱症状和PHN的关系:PHN组前驱症状的发生率(7/9)高于非PHN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前驱症状可能是PHN发生的高危因素。 (4)伴随严重疾病和PHN的关系:PHN组伴随严重疾病的发生率(6/9)高于非PHN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伴随严重疾病者易发生PHN。 (5)皮损面积和PHN的关系:比较不同皮损面积PHN的发生率显示:皮损面积大者(≥5%),PHN的发生率(7/8)高于皮损面积小者(<5%,2/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皮损面积是PHN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6)初诊时间和PHN的关系:比较两组的初诊时间显示,PHN组的初诊时间(5.56天)长于非PHN组(3.14天),两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及早治疗是降低PHN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 总之,PHN的相关临床因素中,年龄越大、皮损面积越大、初诊时间越长、有前驱症状及伴随严重疾病,发生PHN的风险越高。 结论 1、本研究进一步证实,P物质是带状疱疹急性期和后遗神经痛的主要致痛介质之一。 2、通过不同病期疼痛程度评分及P物质浓度检测显示,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具有一致性,P物质浓度可作为带状疱疹疼痛程度客观的量化指标。 3、急性期P物质浓度高者及疼痛程度重者,发生PHN的可能性增大,提示急性期P物质浓度检测及疼痛程度的评定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4、动态观察发现,P物质浓度变化与疼痛程度、抑郁程度大体一致,从而说明了PHN发生的多因素以及发生机制的复杂性。 5、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年龄是主要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前驱症状、皮损面积、初治时间、急性期发生严重的皮疹和疼痛、疱疹出现前有前驱性疼痛以及伴随有全身严重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的高危因素。 6、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常合并有抑郁情绪,提示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和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注意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加用抗抑郁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7、通过对McGill及VAS两种疼痛评分方法的比较,VAS评分法简单、可靠,可作为带状疱疹疼痛程度的比较客观的量化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52.12
本文编号:276183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5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明喜,熊源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02期
2 Bernstein JE;李军霞;;辣椒素与P物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3年03期
3 陈扬;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理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4 高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其防治[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3期
5 阮怀珍,李希成,黎海蒂,赵邦云,蔡文琴,张遐;P物质参与伤害性刺激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J];科学通报;1994年13期
6 房文亮,肖风丽,高顺强,林元珠;带状疱疹患者血浆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6期
7 比嘉和夫,曲成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日本医学介绍;2001年09期
8 马俊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李凌江;精神疾病与生存质量研究[J];现代康复;2000年09期
10 石海云,周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好发因素及干预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761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7618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