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光化学疗法、全反式维甲酸及当归的体外抗血管新生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09:16
【摘要】:第一部分 光化学疗法的体外抗血管新生作用研究 目的 光化学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中,然而其治疗机制尚未明了。银 屑病已经被确定为一种血管新生相关性疾病,近来的研究提示抗血管新生效应可 能为光化学疗法有效治疗银屑病的潜在机制,在角质形成细胞中的研究发现光化 学疗法可下调多种促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然而其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尚未研 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光化学疗法对于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并阐明其抗血管 新生机制。 方法 1. 应用MTT法和细胞周期分析观察了光化学疗法对于内皮细胞增殖的影 响。 2. 应用迁移试验和体外管腔形成试验观测了光化学疗法对于内皮细胞迁移 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3.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测了光化学疗法对于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4. 为观察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我们应用 RT-PCR的方法检测了处理前后内皮细胞整合素αⅤβ3、明胶酶及血管生成 素-2 mRNA的变化。 5. 分别应用流失细胞技术及酶联免疫试验检测了光化学疗法对于内皮细胞 整合素αⅤβ3和血管生成素-2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应用明胶酶谱法分析 了光化学疗法处理后对于明胶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1. UVA (0.8-5.0 J/cm2)联合8-MOP(300ng/ml)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2. 流失细胞仪分析的结果证实经UVA (0.8-5.0 J/cm2)和补骨脂素处理后内 皮细胞停滞于G0/G1期同时伴凋亡增加。 3. 经光化学疗法处理的内皮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明显下降。 4. UVA (2.0-5.0 J/cm2)联合8-MOP(300ng/ml)可下调整合素αⅤβ3 mRNA及蛋 白的表达。在 5.0 J/cm2剂量组,对整合素αⅤ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3.43±8.64) % (bFGF诱导) 和 (26.73±7.99) % (PMA 诱导);对整合素β3 mRNA表达 抑制率分别为(31.15±11.25) % (bFGF诱导) 和 (10.75±8.87) % (PMA 1 WP=6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诱导);对整合素αⅤβ3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38.75±10.22)% (bFGF诱 导) 和 (72.21±5.47 ) % (PMA 诱导)。 5. 光化学疗法可下调明胶酶的mRNA表达及活性。在 5.0 J/cm2剂量组,对 明胶酶A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5.48±8.90) % (bFGF诱导) and (38.28±12.66) % (PMA 诱导);对明胶酶B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 (32.68±12.31) % (bFGF诱导) 和 (27.36±19.24)% (PMA 诱导);对明胶酶 A及明胶酶B活性的抑制率为(77.50±5.96)% (PMA 诱导)、 (61.57±4.64)% (PMA 诱导)。 6. 光化学疗法可抑制血管生成素-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 5.0 J/cm2剂量 组,对血管生成素-2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30.28±10.36) % (PMA 诱 导);对血管生成素-2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60.14±6.45)% (PMA 诱 导)、 (61.17±4.79)% (PMA 诱导)。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光化学疗法可在体外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活性并诱 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同时它还可以下调bFGF及PMA诱导的促血管新生因子 的表达。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活性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下调 可能与其有效治疗银屑病密切相关。 第二部分 全反式维甲酸的体外抗血管新生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atinoid,ATRA)对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活性及 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抗血管新生作用机制。 方法 1. 利用塞唑兰(MTT)法测定了 ATRA 对于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 利用迁移实验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测了 ATRA 对内皮细胞迁移及管 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3.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ATRA 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4. 应用半定量 RT-PCR 技术及蛋白印迹杂交技术分别在 mRNA 及蛋白水 平上检测了 ATRA 对明胶酶表达的影响,同时应用明胶酶谱法观测了 ATRA 对明胶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结果 1. ATRA 明显抑制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 2 WP=7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0.0μmol/L ATRA 处理 72h 时达到高峰,抑制率为(69.9±4.4)%。 2. 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 浓度的 ATRA 可明显抑制佛波酯 (PMA)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44.68±7.79)%、 (65.20±4.59)%、(78.37±2.58)%。 3. 体外管腔形成试验的结果证实了 ATRA 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抑 制作用,此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4. 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 ATRA 处理 20h 后,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 在 0.1、1.0、10.0μmol/L 的 ATRA 作用下,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6.33±0.73)%、(13.87±1.89)%及(37.15±2.39)%。 5. ATRA 可影响明胶酶 mRNA 的转录进而下调其蛋白表达量及酶活性, 此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10.0μmol/L 浓度的 ATRA 对明胶酶 A mRNA、蛋白表达量及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9.39±7.98)%、 (78.40±3.23)%及(53.02±7.23)%,对明胶酶 B mRNA、蛋白表达量及酶 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5.23±3.62)%、(82.49±2.88)%及(47.32±7.72)%。 结论 1. ATRA 可以直接作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58.63
【图文】:

迁移能力,光化学疗法,血管新生,学位论文


6:PUVA对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光化学疗法,研究生学位论文,血管新生,管腔


7:PUVA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整合素,处理组,抑制率,组间


1.2.1 PUVA 对内皮细胞整合素αⅤmRNA 表达的影响M Marker处理组: 1 (0 J/cm2) 2 (2.0 J/cm2) 3(5.0 J/cm2)处理组: 4 (0 J/cm2) 5 (2.0 J/cm2) 6(5.0 J/cm2)内皮细胞整合素αV表达的影响整合素αV(PMA 诱导) 整合素αV(bFGRNA 的表达量β-actin 矫正)x±s抑制率(%)x±smRNA 的表达量(β-actin 矫正)x±s0.994±0.181# 0# 0.971±0.123*# .754±0.113*# 24.18±0.35*# 0.770±0.066*# .761±0.085*# 23.43±8.64*# 0.711±0.077*# F=4.229 F=8.68比较 P<0.05,各组间存在差异; * LSD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靳培英;全反式维甲酸在皮肤病外用疗法中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01期

2 赵云阁,欧尔比特·安尼瓦尔,祝诚;细胞外基质与基质金属蛋白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年03期

3 黄伟晖,宋纯清;当归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03期

4 巫少荣,李自成,裘汉璋;当归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中医药研究;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788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788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