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发病率居性传播疾病第二位,并逐年升高。HPV是一种嗜上皮细胞的DNA病毒,广泛感染皮肤、生殖道、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组织,与人类多种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CA临床多表现为生殖器部位菜花状或乳头状增生物,虽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但具有增生快、传染性强、易于复发的特点,部分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新生血管的生成与肿瘤关系密切已得到众多研究证实,在实体肿瘤中,如果没有微血管的发生,肿瘤仅可通过扩散缓慢生长到1~2mm~3,只有在新生血管形成以后,肿瘤才能迅速长大。CA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增生物,其发生发展可能与血管生成关系密切,研究血管生成与CA的关系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判断血管生成的可靠指标是测量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CD34是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以显示肿瘤间质的微血管。血管生成是各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它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肿瘤缺氧状态下血管生成的核心调控因子,通过影响其他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参与血管生成的全过程。血管形成的另一重要步骤是降解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mase,MMP)是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功能的一组锌依赖性内切酶,MMP-9在调节ECM的代谢、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作用尤为突出。 目前HIF-1α、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但HIF-1α、MMP-9与CA中MVD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HIF-1α、MMP-9与VEGF在CA组织中的相互关系也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CA组织和15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VEGF、HIF-1α、MMP-9及CD34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CA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及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CA标本35例,取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9~62岁,平均30.8岁;病程20~140天,平均52.6天。临床表现典型,病理诊断明确,原位杂交证实为HPV感染,符合CA临床实验室诊断标准。另取15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泌尿外科手术切除正常成年男性包皮组织作为对照组。 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CA组织和正常人包皮组织中VEGF、HIF-1α、MMP-9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MVD。HIF-1α、MMP-9和VEGF表达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进行半定量处理。染色强度按着色强弱但明显强于阴性对照者为1分,染色清晰者为2分,染色强者为3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10%~50%者为2分,51%~80%者为3分,>80%者为4分。上述两相评分相加,只要阳性细胞数<10%者为(一);弱阳性表达(+):3分;阳性表达(++):4~5分;强阳性表达(+++):6~7分。MVD值取微血管密集的部位,高倍镜(×200)5个视野平均值。 3.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经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系统中的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α=0.05。 结果 1.CD34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表达 C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真皮微血管明显增多且有管腔扩张。CA组织的MVD值(42.52±5.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36±6.6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t=13.361,P<0.01)。 2.VEGF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表达 35例CA组织均表达VEGF,阳性率100%(35/35),表达强度多在(++~+++),15例正常包皮对照组织中均表达VEGF,阳性率100%(15/15)。VEGF在CA组织除角质层外的表皮全层细胞均有强表达,正常组织中仅有弱的表达,且主要在基底层表达。正常包皮组织表达强度多在(+~++);CA组织与正常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88,P<0.01)。 3.HIF-1α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表达 35例CA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33例,占94.3%(33/35),表达强度多在(++~+++),正常对照组阳性表达率66.7%(10/15),表达强度多在(-~+);CA组织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4.MMP-9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表达 35例CA组织均表达MMP-9,阳性率100%(35/35),表达强度多在(++~+++),正常组织中阳性率86.7%(13/15),表达强度多在(+~++);CA组织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009,P>0.05),但两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05,P<0.01)。 5.CA组织中VEGF、HIF-1α及MMP-9表达与MVD值之间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CA组织中VEGF、HIF-1α、MMP-9的表达均与MVD值成正相关,且随着表达强度的增强MVD值亦随之增加。(r=0.895,0.748,0.835,P<0.01)。 6.CA组织中VEGF表达与HIF-1α、MMP-9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CA组织中VEGF与HIF-1α及MMP-9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分别呈正相关,(r=0.828,0.748,P<0.01),HIF-1α与MMP-9表达强度也具有相关性,(r=0.664,P<0.01)。 结论 1.VEGF、HIF-1α、MMP-9在CA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VEGF、HIF-1α、MMP-9在CA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VEGF、HIF-1α、MMP-9的表达强度与MVD均呈正相关,表明在CA组织中VEGF、HIF-1α、MMP-9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进而刺激CA的生长。 3.CA组织中VEGF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在缺氧状态下CA组织中HIF-1α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VEGF等多种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VEGF的表达,从而参与新生血管生成。 4.MMP-9与HIF-1α和VEGF在CA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在CA组织生长和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R752.53
【部分图文】: 图1CA组和正常对照组中MVD值比较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EGF阳性反应定位于胞浆,阳性细胞遍布表皮全层,基底层、棘层显著表上到颗粒层表达逐层减弱(照片5)。阳性着色大多呈黄色、棕黄色,少数色。35例cA组织均表达VEGF,阳性率100%(35/35),表达强度多在(什~15例正常组织中均表达vEGF,阳性率100%(l5/15),但主要在基底层且达,正常组织表达强度多在(+一++)(照片6);CA组织与正常对照组vEG达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份8尹<0.01),见(表2,图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梅,张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1期
2 刘雯蓓,马小玲,季必华,杭守云,王军,宋军,徐国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3 晨鸣;尖锐湿疣的新疗法[J];中国健康月刊;1990年05期
4 卢业轩;中医药治疗尖锐湿疣近况[J];广西中医药;1994年06期
5 邱银先,冉峰,胡昭友;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65例[J];西南国防医药;1994年03期
6 刘英杰;外治法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36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7 符方军;普萨林治疗尖锐湿疣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年04期
8 张亚杰,佟卫兵,赵玉珍,孟凡洁;CO_2激光治疗女性生殖系统尖锐湿疣183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9 许剑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32例[J];福建中医药;1998年03期
10 韦又铭,许文庆;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53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鹏;两种核素报告基因系统用于监测治疗基因VEGF165表达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费嘉;VEGF mRNA反义核酸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3 赵薇;细胞因子GM-CSF、VEGF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董宏伟;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凋亡的变化及VEGF和p53表达的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彭湃;VEGF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范海涛;Survivin与VEGF的检测及二者反义寡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秀鹏;Tryptase诱导AML骨髓基质细胞高表达VEGF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叶琇锦;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及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9 张聚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异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表达产物体内诱导自身抗体产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申宝忠;GFP基因标记的移植瘤活体分子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小涓;益气利湿解毒法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夏俊杰;中药内服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CO_2激光后复发率的影响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冯浩;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黄蓉;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8、IL-12、TNF-α、IFN-γ水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建国;疣必清冲剂对尖锐湿疣患者术后复发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6 朱少君;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的克隆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侯群;亚临床尖锐湿疣[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孙洁;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齐振平;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小兵;脑胶质瘤VEGF,bFGF,IGFBP-2在血浆和脑脊液的定量分析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72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7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