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9 07:51
   背景: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及卢里变种所致,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目前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是高发地区之一,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感染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且患者多见于劳动人群。关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应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碘化钾疗效确切,然而哪种治疗药物更安全有效、疗程短、价格便宜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疗程、安全性、总体花费的大样本评估比较。 目的:评估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特比萘芬(商品名:丁克,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疗程、安全性、总体价格做出对比分析。从而为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实验。200例患者均为2012年10月到2014年8月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病理和/或真菌学培养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的患者。年龄、性别、部位不限,病程1到30个月。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丁克组、兰美抒组、伊曲康唑组。丁克组:儿童:体重20kg,给予5mg/kg.d日1次口服,体重≥20kg,给予125mg日1次口服;成人:给予0.25g日2次口服,或0.25g日1次口服,均餐后口服。兰美抒组:儿童:体重20kg,给予5mg/kg.d日1次口服,体重≥20kg,给予125mg日1次口服;成人:0.25g每日1次口服,或0.25g日2次口服,均为餐后口服;伊曲康唑组:儿童给予ITC6–10mg/kg·d;成人给予0.1g日2次口服,与餐同服或用牛奶送服;以上三组只有兰美抒组是在临床观察有效时减为原来口服量的一半,此剂量口服到临床治愈为止,其余两组剂量不变。比较三组的疗效、疗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总体价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0例患者中,纳入特比萘芬组114例,完成110例,脱落4例,其中纳入丁克组63例,完成60例,脱落3例;纳入兰美抒组51例,完成50例,脱落1例;纳入伊曲康唑组86例,完成73例,脱落13例。共计200例,脱落17例,成功完成183例。(1)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183例患者,男性69例,女性114例,男女比例1:1.65,女性患者发病率偏高。农村患者160例,城市患者23例,100例有明确的外伤史或接触史,患者家里均有将玉米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的生活经历,病程1-30个月,发病时间:1—3月份61例,占33.33%,4—6月份14例,占7.65%,7—9月份21例,占11.48%,10—12月份87例,占47.54%,发病集中的时期是:10月到次年的3月份,占80.53%。183例孢子丝菌病患者中183例均为固定型和淋巴管型,未纳入皮肤外型和播散型:其中固定型118例,占64.48%,淋巴管型65例,占35.52%。皮损特点:皮损类型多种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红斑、肉芽肿。分布部位:128例发生于面部,占69.95%;50例发生于上肢,占27.32%;5例发生于下肢;占2.73%。一半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就诊。 (2)临床疗效与总体大致成本:ITC组73例中,疗程2-6个月,2个月治愈28例,治愈率为38.36%,最高成本为1887.86元,最低成本1306.98元;3个月治愈50例,治愈率为68.49%,最高成本:2468.74元;最低成本为1887.88元;6个月治愈61例,治愈率为83.56%,最高成本为4356.6元,最低成本3775.76元,其中有12例患者服用此药2个月时,效果欠佳,给予更换TBF口服继续治疗;TBF组110例中,疗程2-6个月,2个月治愈20例,治愈率为18.18%,3个月治愈73例,治愈率为66.36%,6个治愈106例,治愈率为96.36%,4例在服用此药2个月时,效果欠佳,给予更换为ITR口服继续治疗:其中○a兰美抒组治愈50例,疗程2—6个月,2个月治愈率16例,治愈率为32%,成本为1034.1元;3个月治愈33例,治愈率为66%,成本为1489.8元;6个月治愈48例,治愈率为96%,成本为2979.6元。○b丁克组治愈60例,疗程为2—6个月,2个月治愈率为4例,治愈率为6.67%,最高成本为1196元,最低成本598元;3个月治愈率为40例,治愈率为66.67%,最高成本为1794元,最低成本897元,6个月治愈58例,治愈率为96.67%,最高成本为3588元,最低1794元。 1.面部孢子丝菌病共128例,2个月治愈48例:其中ITC组治愈28例,;丁克组治愈4例,;兰美抒16例。 3个月治愈101例:其中ITC组治愈40例,丁克组治愈35例,兰美抒26例。 除面部以外其他部位的孢子丝菌病:2个月治愈0例,3个月治愈共22例,其中ITC组前臂的为8例,手背2例;丁克组前臂4例,手背1例;兰美抒组上肢5例,手背1例,下肢1例。 2.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共118例,2个月治愈47例;其中ITC组治愈28例,丁克组治愈4例,兰美抒15例。3个月治愈104例;其中ITC组治愈40例,丁克组治愈37例,兰美抒27例。 淋巴型孢子丝菌病共65例,2个月治愈1例,兰美抒组;3个月治愈19例;其中ITC组治愈10例,丁克组治愈3例,兰美抒6例。 3.就诊时间与疗程: ITC组:2个月治愈28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22例;3个月治愈率为50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35例; 丁克组:2个月治愈4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4例;3个月治愈率为40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35例; 兰美抒组:2个月治愈16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14例;3个月治愈率为33例,就诊在3个月内的为28例。 (3)不良反应:183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共有9例,发生率为4.92%,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ITC治疗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其他5例均表现为恶心、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率为8.22%。TBF治疗中3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发生率为2.73%,TBF(兰美抒)治疗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表现为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率为4.0%,TBF(丁克)治疗中1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表现为恶心、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率为1.67%,三者之间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特比萘芬。 结论: (1)ITC与TBF治疗孢子丝菌病均安全且有效; (2)平均疗程面部的短于其他部位的,固定型的短于淋巴管型的。 (3)患者就诊时间越早,疗程越短。 (4)丁克组初始剂量大,起效快,2个月治愈率高。 (5)ITC与TBF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ITC不良反应稍高于TBF,但无统计学意义。 (6)总体来说,TBF费用(平均1818.72元)稍低于ITC费用(2075.91元)。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5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绪论
    2.1 历史回顾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病原学
    2.3 流行病学
        2.3.1 地域分布:
        2.3.2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2.3.3 发病年龄与性别
    2.4 临床表现
        2.4.1 皮肤固定型孢子丝菌病
        2.4.2 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2.4.3 皮肤播散型
        2.4.4 皮肤外型
    2.5 实验室检查
        2.5.1 真菌学检查
        2.5.2 组织病理学检查:
        2.5.3 精制孢子丝菌素皮肤试验
        2.5.4 其他
    2.6 鉴别诊断
        2.6.1 其他真菌性疾病
        2.6.2 皮肤肿瘤
        2.6.3 其他感染性皮肤病
    2.7 常用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第3章 预防
第4章 材料与方法
    4.1 病例来源
    4.2 病例选择标准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随机分组方法
    4.3 治疗方法
        4.3.1 治疗用药
        4.3.2 服用方法与剂量
    4.4 观察指标
        4.4.1 治疗疗效评估
        4.4.2 治疗疗效评估
        4.4.3 安全性评估
    4.5 统计学分析
第5章 结果
    5.1 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
        5.1.1 一般资料
        5.1.2 临床资料
    5.2 三组患者资料对比(表 5.3)
    5.3 三组治疗疗效与成本对比
    5.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第6章 讨论
    6.1 孢子丝菌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病原因
    6.2 孢子丝菌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点
    6.3 孢子丝菌病的药物治疗
第7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彦何;郝进;;碘化钾体外抗申克孢子丝菌能力的实验研究[J];激光杂志;2009年02期

2 吕雪莲;刘晓明;;孢子丝菌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7期

3 陈敏;廖万清;;孢子丝菌病的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88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8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