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及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01 16:46
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以鳞屑性红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治疗困难,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多因素均参与其发病。其中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尤为重要。Th17细胞亚群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辅助性T细胞,其特性与Th1和Th2细胞亚群不同,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其与强直性脊柱炎(AS)、慢性乙型肝炎(CHB)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通过直接、间接通路呈递异体抗原启动免疫应答,DC可分为DC1、DC2,通过分泌不同细胞因子促进Th1或Th2的分化,从而引起Th1/Th2比例失衡。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外周血DC细胞及Th1、Th2、Th17细胞水平状态,调查正常人群与银屑病患者之间DC细胞及Th17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银屑病患者34例,正常对照11例。每个病例取肝素钠抗凝全血2ml,每支流式管中加入200μl全血,之后加入相应的抗体及对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资料DC1...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D4+1’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娥等‘:‘2学者的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皮损处IL一17、11厂23pl9、11厂3p40不1111厂6
银屑病组与11了常对照组111了分泌比率误差条图,/划).川
图.产一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17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谢勇,孙红祥,李铎. 科技通报. 2009(01)
[2]Th17:新兴的辅助T细胞[J]. 庄园,邹全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09)
[3]Th1、Th2和Th17型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活化特点[J]. 李妍,康辉.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5)
[4]银屑病易感基因HLA-Cw*0602的构建[J]. 朱健平,袁媛,刘霞,祁兢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8)
[5]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SP,NK-1R和IL-23 p19基因的表达[J]. 贺勤,涂亚庭,刘业强,张霞,熊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08)
[6]银屑病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J]. 曾丽,苏玉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08)
[7]抗原特异性Th17细胞的分化与调节[J]. 杨静,贾磊,李丽,吴长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03)
[8]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J]. 陈旭娥,刘志香,吴艳,刘厚君,李家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03)
[9]银屑病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治疗研究现状[J]. 周沂,陈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02)
[10]树突状细胞在银屑病致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杨莉,李艳佳,刘京生. 河北医药. 2008(01)
本文编号:2951644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D4+1’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娥等‘:‘2学者的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皮损处IL一17、11厂23pl9、11厂3p40不1111厂6
银屑病组与11了常对照组111了分泌比率误差条图,/划).川
图.产一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17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谢勇,孙红祥,李铎. 科技通报. 2009(01)
[2]Th17:新兴的辅助T细胞[J]. 庄园,邹全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09)
[3]Th1、Th2和Th17型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活化特点[J]. 李妍,康辉.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5)
[4]银屑病易感基因HLA-Cw*0602的构建[J]. 朱健平,袁媛,刘霞,祁兢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8)
[5]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SP,NK-1R和IL-23 p19基因的表达[J]. 贺勤,涂亚庭,刘业强,张霞,熊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08)
[6]银屑病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J]. 曾丽,苏玉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08)
[7]抗原特异性Th17细胞的分化与调节[J]. 杨静,贾磊,李丽,吴长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03)
[8]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J]. 陈旭娥,刘志香,吴艳,刘厚君,李家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03)
[9]银屑病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治疗研究现状[J]. 周沂,陈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02)
[10]树突状细胞在银屑病致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杨莉,李艳佳,刘京生. 河北医药. 2008(01)
本文编号:2951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9516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