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8:09
淋病(Gonorrhea)的病原体是奈瑟氏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人类是其唯一宿主。淋球菌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治疗。因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规使用,现已发现淋球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多。淋球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本课题对上海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探讨,了解淋球菌的耐药特点,阐明淋球菌的相关耐药机制,为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淋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一、探讨目前淋病流行特征及病人就医行为的特点。在上海地区选择3所性病专科医院或门诊,对门诊病例中确诊为淋病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淋病门诊病例中以男性居多(87.5%),年龄分布以20岁~、30岁~、40岁~三组为主(93.8%),职业分布居前三位者为工人、民工、干部,占全部病例的65.1%,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76.3%);对性行为及疾病情况分析发现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18.7%,出现淋病症状后仍有性生活者占28.8%;对就医行为分析表明,...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淋球菌基因组DNA电泳图谱
不同预处理方法所抽提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
图2DNAMarker4模板作倍比稀释后的RAPD指纹图谱O空白其它分别为稀释1倍一10;,倍后所产生的指纹图谱以538(5’一AGGTGACCGT一3’)号引物对标准菌株A(WHO一A)进行扩增,板DNA作倍比稀释(lx、1Ox、SOx、IOOx、SOOx、I000x)。基NA在RAPD反应中的用量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没有显示出对图但10O0X与IX相比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己有部分逐渐减弱的趋势。菌不同标准菌株进行RApD扩增的图谱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3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秦倩倩,朱昊,张丽芬,吕繁. 疾病监测. 2004(10)
[2]2002年全国STD流行病学分析[J]. 秦倩倩,龚向东,吕繁.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3(04)
[3]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J]. 叶顺章,王千秋,苏晓红,尹跃平,戴秀芹,孙厚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02)
[4]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J]. 邹明祥,夏忠弟,陈淑贞,唐银,刘海连,张国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03)
[5]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J]. 曹文苓,宋卫忠,黎小东,李平,颜景兰,林路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2(02)
[6]2000年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J]. 程英,王祥兴,汤全贵,王学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3)
[7]淋病奈瑟氏菌中国流行株gyrA和parC基因与喹诺酮类耐药性的相关性[J]. 王胜春,刘玉峰,苏明权,王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24)
[8]广州地区淋球菌血清学和营养分型研究[J]. 郑和平,潘慧清,黄进梅,曾维英,吴兴中,刘仲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03)
[9]1997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龚向东,王全佩,姜文华,张君炎.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8(04)
[10]脉冲场凝胶电泳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对淋球菌的基因分型[J]. 苏晓红,叶顺章.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03)
本文编号:2962215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淋球菌基因组DNA电泳图谱
不同预处理方法所抽提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
图2DNAMarker4模板作倍比稀释后的RAPD指纹图谱O空白其它分别为稀释1倍一10;,倍后所产生的指纹图谱以538(5’一AGGTGACCGT一3’)号引物对标准菌株A(WHO一A)进行扩增,板DNA作倍比稀释(lx、1Ox、SOx、IOOx、SOOx、I000x)。基NA在RAPD反应中的用量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没有显示出对图但10O0X与IX相比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己有部分逐渐减弱的趋势。菌不同标准菌株进行RApD扩增的图谱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3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秦倩倩,朱昊,张丽芬,吕繁. 疾病监测. 2004(10)
[2]2002年全国STD流行病学分析[J]. 秦倩倩,龚向东,吕繁.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3(04)
[3]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J]. 叶顺章,王千秋,苏晓红,尹跃平,戴秀芹,孙厚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02)
[4]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J]. 邹明祥,夏忠弟,陈淑贞,唐银,刘海连,张国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03)
[5]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J]. 曹文苓,宋卫忠,黎小东,李平,颜景兰,林路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2(02)
[6]2000年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J]. 程英,王祥兴,汤全贵,王学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3)
[7]淋病奈瑟氏菌中国流行株gyrA和parC基因与喹诺酮类耐药性的相关性[J]. 王胜春,刘玉峰,苏明权,王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24)
[8]广州地区淋球菌血清学和营养分型研究[J]. 郑和平,潘慧清,黄进梅,曾维英,吴兴中,刘仲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03)
[9]1997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龚向东,王全佩,姜文华,张君炎.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8(04)
[10]脉冲场凝胶电泳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对淋球菌的基因分型[J]. 苏晓红,叶顺章.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03)
本文编号:2962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9622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