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误诊为血管瘤一例
发布时间:2021-06-09 01:13
<正>患者男,33岁,以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余为主诉入院。14年前因左颈后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查体:左颈后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左颈后见一肿物,大小约3 cm×1 cm,肿物略高出皮面,表面呈红色,质地较软。超声检查:左侧耳后瘢痕处上缘皮下、肌层前方可探及一中低回声,大小约5.0 cm×1.1 cm×1.0 cm,界尚清,
【文章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21(05)
【文章页数】:1 页
【部分图文】: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图(HE染色×100)
患者男,33岁,以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余为主诉入院。14年前因左颈后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查体:左颈后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左颈后见一肿物,大小约3 cm×1 cm,肿物略高出皮面,表面呈红色,质地较软。超声检查:左侧耳后瘢痕处上缘皮下、肌层前方可探及一中低回声,大小约5.0 cm×1.1 cm×1.0 cm,界尚清,加压无明显变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其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左侧耳后瘢痕处下缘另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大者约0.7cm×0.3cm,界清,CDFI示其内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耳后瘢痕处实性病变———血管瘤可能性大。患者择期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DFSP),浸润至皮下组织,周围可见异物性肉芽肿(图2)。免疫组织化学:CD34(+),S100(少量+),SMA(-),H-caldesmon(-),Ki67(约12%+)。讨论DFSP由Taylor于1890年首次报道,DFSP是起源于真皮及皮下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整个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1%左右,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躯干,少数位于肢体近端,肢体远端较少累及。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出于体表,呈隆突性生长的肿物,肿瘤具有生长缓慢、局部易复发的特点,发生转移者极为少见。术前超声极易被误认为良性肿瘤而做简单的切除,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复发甚至恶变的情况发生。DFSP超声表现为肿块位于皮肤及皮下层、未侵及肌层、边界清晰、边缘规则及内呈分叶状,CDFI可见多数肿瘤内部血流较丰富的,少数仅见点状血流或无血流,脉冲多普勒呈动脉频谱。DFSP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脂肪瘤:是常见的浅表软组织肿物,质地偏软,与周围脂肪组织回声相似,间有纤细的条状高回声分隔,包膜呈高回声。(2)血管瘤:多表现为低回声肿物,多呈蜂窝状,挤压可变形,CDPI显示其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3)神经鞘瘤:一般为沿神经走形的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晰,典型者其上下端可与神经组织相连续,呈“鼠尾征”,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本文编号:3219604
【文章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21(05)
【文章页数】:1 页
【部分图文】: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图(HE染色×100)
患者男,33岁,以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余为主诉入院。14年前因左颈后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查体:左颈后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左颈后见一肿物,大小约3 cm×1 cm,肿物略高出皮面,表面呈红色,质地较软。超声检查:左侧耳后瘢痕处上缘皮下、肌层前方可探及一中低回声,大小约5.0 cm×1.1 cm×1.0 cm,界尚清,加压无明显变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其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左侧耳后瘢痕处下缘另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大者约0.7cm×0.3cm,界清,CDFI示其内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耳后瘢痕处实性病变———血管瘤可能性大。患者择期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DFSP),浸润至皮下组织,周围可见异物性肉芽肿(图2)。免疫组织化学:CD34(+),S100(少量+),SMA(-),H-caldesmon(-),Ki67(约12%+)。讨论DFSP由Taylor于1890年首次报道,DFSP是起源于真皮及皮下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整个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1%左右,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躯干,少数位于肢体近端,肢体远端较少累及。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出于体表,呈隆突性生长的肿物,肿瘤具有生长缓慢、局部易复发的特点,发生转移者极为少见。术前超声极易被误认为良性肿瘤而做简单的切除,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复发甚至恶变的情况发生。DFSP超声表现为肿块位于皮肤及皮下层、未侵及肌层、边界清晰、边缘规则及内呈分叶状,CDFI可见多数肿瘤内部血流较丰富的,少数仅见点状血流或无血流,脉冲多普勒呈动脉频谱。DFSP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脂肪瘤:是常见的浅表软组织肿物,质地偏软,与周围脂肪组织回声相似,间有纤细的条状高回声分隔,包膜呈高回声。(2)血管瘤:多表现为低回声肿物,多呈蜂窝状,挤压可变形,CDPI显示其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3)神经鞘瘤:一般为沿神经走形的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晰,典型者其上下端可与神经组织相连续,呈“鼠尾征”,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本文编号:3219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2196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