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舒肝颗粒剂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肝瘀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7-02 11:10
  目的评价舒肝颗粒剂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肝瘀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肝瘀气滞型黄褐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舒肝颗粒剂及氨甲环酸片,外用丝白祛斑软膏,对照组给予口服氨甲环酸片及外用丝白祛斑软膏,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颗粒剂联合氨甲环酸片及外用丝白祛斑软膏对肝瘀气滞型黄褐斑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2020,10(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舒肝颗粒剂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肝瘀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典型案例1左为治疗前;右为治疗后6月

典型案例,黄褐斑


图1 典型案例1左为治疗前;右为治疗后6月氨甲环酸是一种合成的氨基酸类抗纤溶止血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常用药物之一[16],它和酪氨酸部分化学结构相似,都有一个羧基(COOH),可能是通过和酪氨酸产生的竞争,阻止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从而抑制了黑色素合成[17];氨甲环酸还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减少红斑及血管数量,同时抑制肥大细胞引起的真皮弹性纤维变性,进而增加黄褐斑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皮肤质地[18]。张元文等报道称大部分患者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时,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后可出现明显疗效,6个月或以上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9]。黄褐斑属于中医学“肝斑”、“面尘”、“黧黑斑”的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由气机不畅,腠理受风,忧思抑郁,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临床常分为四种证型:肝郁气滞型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6],其中肝郁气滞证最常见[20]。肝郁气结时,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得肝之调畅,气滞而血不行产生血瘀,由此可见治疗黄褐斑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21]。舒肝颗粒剂主要成分为当归、白芍、白术、醋香附、柴胡、茯苓、薄荷、牡丹皮、甘草等药材,具有舒肝理气、散瘀调经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丝白祛斑软膏主要成分为三七、珍珠粉、丝瓜络、当归、黄芩、薏苡仁等,可用于气血瘀滞,肌肤失养性黄褐斑。本研究采用口服舒肝颗粒及氨甲环酸片联合外用丝白祛斑乳膏的中西药结合方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治疗6个月后,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皮损症状评分及中医征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通过内外兼治联合治疗,可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及沉着,改善患者情绪抑郁、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等症状,减轻黄褐斑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未干预治疗可自行缓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J]. 苏欣,朱晓芳.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2)
[2]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4)
[3]柴胡疏肝汤联合期门肝腧穴拔罐治疗气郁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周静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07)
[4]红花逍遥片联合氨甲环酸片和对苯二酚乳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徐萍,赵小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5)
[5]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对黄褐斑患者SOD、MDA的影响[J]. 金玉,蒋文波.  中医学报. 2019(03)
[6]氨甲环酸联合积雪苷软膏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观察[J]. 韩银泉,王哲新,王宪沛.  中国医疗美容. 2019(02)
[7]不同剂量及疗程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比较[J]. 邓梓丹,吴迪,栗丹,骆丹.  中国美容医学. 2017(12)
[8]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赵欣欣,李平,李燕,邓颖,周丹.  中国美容医学. 2016(12)
[9]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胡君,毕鸣晔,黄海峰,郭娴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4)
[10]Effect of Ear-Acupoint Pressing and Ear Apex(HX6,7)Bloodletting on Haemorheology in Chloasma Patients with Gan Depression Pattern[J]. 史红斐,徐福,石焱,任春云,吴晓毅,徐兵,李俊,张德建.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6(01)



本文编号:3260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260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