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汗囊瘤Robinson型一例
发布时间:2021-07-03 17:30
患者,女,40岁。面部皮疹反复4年余。皮肤科查体:眶周、鼻唇沟、上唇散在或密集分布半透明直径约1~3mm淡蓝色囊性丘疹。组织病理示真皮内部可见孤立扩大的囊性导管和囊腔,囊内有淡红色无定形物质。诊断:小汗腺汗囊瘤Robinson型。治疗:部分皮疹给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文章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36(0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眶周、鼻唇沟及上唇散在至密集分布半透明直径约1~3 mm淡蓝色囊性丘疹,孤立不融合
图1 眶周、鼻唇沟及上唇散在至密集分布半透明直径约1~3 mm淡蓝色囊性丘疹,孤立不融合讨论 小汗腺汗囊瘤(eccrine hidrocystoma,EH)又称汗腺囊腺瘤(cystadenoma),为来源于小汗腺的皮肤良性肿瘤[1],1893年由Robinson首次报道。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3[2]。本病临床上较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由小汗腺导管分泌物过量受压扩张而致,分为Robinson型及Smith型,前者皮损小而多发;后者大而单发,更为少见[3]。好发于成人面部,以眶周、颊部多见,躯干、腘窝、外阴也可见。皮损在湿热后易发生,随环境变化及汗液分泌多少而变化。表现为针尖至豌豆大紧张水疱或半透明囊性丘疹,直径1~6 mm,棕褐色或淡蓝色,穿刺后有液体流出[1]。皮损有在夏季或高温、湿热环境中加重的特点,在低温、较凉爽的环境中可缓解,或数月后自行消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部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一例[J]. 吕文国,田洪青,卢宪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8)
[2]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18例分析[J]. 徐益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09)
本文编号:3263035
【文章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36(0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眶周、鼻唇沟及上唇散在至密集分布半透明直径约1~3 mm淡蓝色囊性丘疹,孤立不融合
图1 眶周、鼻唇沟及上唇散在至密集分布半透明直径约1~3 mm淡蓝色囊性丘疹,孤立不融合讨论 小汗腺汗囊瘤(eccrine hidrocystoma,EH)又称汗腺囊腺瘤(cystadenoma),为来源于小汗腺的皮肤良性肿瘤[1],1893年由Robinson首次报道。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3[2]。本病临床上较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由小汗腺导管分泌物过量受压扩张而致,分为Robinson型及Smith型,前者皮损小而多发;后者大而单发,更为少见[3]。好发于成人面部,以眶周、颊部多见,躯干、腘窝、外阴也可见。皮损在湿热后易发生,随环境变化及汗液分泌多少而变化。表现为针尖至豌豆大紧张水疱或半透明囊性丘疹,直径1~6 mm,棕褐色或淡蓝色,穿刺后有液体流出[1]。皮损有在夏季或高温、湿热环境中加重的特点,在低温、较凉爽的环境中可缓解,或数月后自行消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部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一例[J]. 吕文国,田洪青,卢宪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8)
[2]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18例分析[J]. 徐益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09)
本文编号:326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2630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