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
发布时间:2021-08-01 22:30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A组)或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B组)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比较两种皮瓣在修复范围、坏死率、感觉恢复及溃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87例。A组25例,平均缺损长径为(6.1±1.4)cm,其中1例(4.0%)发生皮瓣坏死;B组62例,平均缺损长径为(7.5±2.4)cm,其中5例(8.1%)发生皮瓣坏死。A组的皮瓣感觉恢复要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无皮瓣发生溃疡,B组16例(25.8%)发生溃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总体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6.5个月(55.1~78.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9个月(69.3~92.5个月)。AJCC分期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P<0.001)和总生存时间(P=0.006)的唯一因素。结论早中期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预后较好,应尽量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足底内侧皮瓣...
【文章来源】: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0,12(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OS与AJCC分期的关系
重建方法:根据皮瓣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足底内侧皮瓣(medial plantar flap,MPF)进行修复,皮瓣供区使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图1);B组采用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retrograde sural fascial flap,RSFF)进行修复,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使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图2)。两种皮瓣均采用开放式隧道移位缝合,以减少蒂部的张力。图2 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术图例
图1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术图例后续治疗及随访:所有患者伤口愈合后均转入肿瘤内科进行后续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复查项目包括详细的查体、淋巴结超声、胸腹盆腔CT和脑部MRI。记录伤口愈合情况、皮瓣的痛觉和触觉以及是否发生远期溃疡,同时记录复发及转移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 陈柳含,李先安,吴宏伟,张洋洋,卜洁. 肿瘤防治研究. 2019(06)
[2]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 刘应良,高勇,王家明,李江,唐锡章,赵晓祥,肖桦,夏燕,马美琼.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4)
[3]携带感觉神经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 肖容,王建华,吴毓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4)
[4]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 杨林,夏狮聪,顾加祥,刘宏君,张文忠,张乃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2)
[5]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伍鹏,周晓,李赞,李先安,彭小伟,宋达疆,周波,吕春柳,彭翠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06)
[6]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足及足跟部皮肤缺损[J]. 麻文谦,杨晓东,王逸群,秦涛,董晖,赵胡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1)
[7]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 张福田,刘赋,朱敏,孙新君. 临床骨科杂志. 2016(04)
[8]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J]. 姚伟涛,蔡启卿,王家强,高嵩涛,王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07)
[9]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 刘巍峰,牛晓辉. 实用肿瘤杂志. 2010(02)
[10]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肿瘤性软组织缺损[J]. 刘晓平,于秀淳,蔡锦方,周银. 中华骨科杂志. 1999(07)
本文编号:3316359
【文章来源】: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0,12(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OS与AJCC分期的关系
重建方法:根据皮瓣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足底内侧皮瓣(medial plantar flap,MPF)进行修复,皮瓣供区使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图1);B组采用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retrograde sural fascial flap,RSFF)进行修复,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使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图2)。两种皮瓣均采用开放式隧道移位缝合,以减少蒂部的张力。图2 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术图例
图1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术图例后续治疗及随访:所有患者伤口愈合后均转入肿瘤内科进行后续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复查项目包括详细的查体、淋巴结超声、胸腹盆腔CT和脑部MRI。记录伤口愈合情况、皮瓣的痛觉和触觉以及是否发生远期溃疡,同时记录复发及转移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 陈柳含,李先安,吴宏伟,张洋洋,卜洁. 肿瘤防治研究. 2019(06)
[2]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 刘应良,高勇,王家明,李江,唐锡章,赵晓祥,肖桦,夏燕,马美琼.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4)
[3]携带感觉神经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 肖容,王建华,吴毓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4)
[4]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 杨林,夏狮聪,顾加祥,刘宏君,张文忠,张乃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2)
[5]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伍鹏,周晓,李赞,李先安,彭小伟,宋达疆,周波,吕春柳,彭翠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06)
[6]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足及足跟部皮肤缺损[J]. 麻文谦,杨晓东,王逸群,秦涛,董晖,赵胡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1)
[7]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 张福田,刘赋,朱敏,孙新君. 临床骨科杂志. 2016(04)
[8]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J]. 姚伟涛,蔡启卿,王家强,高嵩涛,王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07)
[9]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 刘巍峰,牛晓辉. 实用肿瘤杂志. 2010(02)
[10]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肿瘤性软组织缺损[J]. 刘晓平,于秀淳,蔡锦方,周银. 中华骨科杂志. 1999(07)
本文编号:3316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3163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