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05 15:19
皮肤鳞状细胞癌(c SCC)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随着平均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 SCC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长期紫外线照射、p53基因突变、微RNA调节靶向信使RNA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调节等。c SCC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治疗方法。根据肿物的特点及个人体质情况也可选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冷冻、局部外用药物及靶向药物等,实现个体化治疗。未来随着对c SCC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开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案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医学综述. 2020,26(1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c SCC的发病机制
1.1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nutrient receptor,p75NTR)及其信号通路调节
1.2 微RNAs(microRNAs,miRNAs)调节靶向信使RNA机制
1.3 p53基因突变
1.4 肿瘤病毒学说
1.5 长期紫外线照射
1.6 低剂量砷剂暴露
2 c SCC的治疗方案
2.1 手术治疗
2.2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
2.3 靶向治疗
2.4 中药治疗
2.5 联合治疗
2.6 其他非手术疗法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冻与CO2超脉冲激光对皮肤疣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 李金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9)
[2]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探析[J]. 李娟,樊静媛,王素林,郑力强,包图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1)
[3]紫草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 王洁,何振兴,赵菊花,李达,李燃,杨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4]Mohs手术联合双侧V-Y皮瓣及光动力治疗鼻部皮肤鳞状细胞癌[J]. 叶文正,吴一文,王珊珊,王兰,方木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04)
[5]miR-203通过靶向调控SOCS3影响人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行为及其机制研究[J]. 石娴,付曼妮,解翠林,石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24)
[6]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 王倩,侯大为.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1)
[7]激光光纤介入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实验研究[J]. 李福民,廖金凤,刘伟,陈明懿.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05)
[8]Bmi-1、ki-67和p5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王应权,王晨霞,李强,马铭,郭歌.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04)
[9]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巨大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J]. 王佩茹,张玲琳,张国龙,周忠霞,张海艳,赵子君,石磊,王秀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8(02)
[10]5-ALA-PDT对A43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 乔丽,刘延,李永荷,刘玮. 空军医学杂志. 2017(02)
博士论文
[1]EGFR单克隆抗体在头颈鳞癌中应用的meta分析及药物增敏策略研究[D]. 宋琦.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5
硕士论文
[1]miR-365靶向下调BAX抑制凋亡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D]. 高瑞瑞.南方医科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23988
【文章来源】:医学综述. 2020,26(1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c SCC的发病机制
1.1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nutrient receptor,p75NTR)及其信号通路调节
1.2 微RNAs(microRNAs,miRNAs)调节靶向信使RNA机制
1.3 p53基因突变
1.4 肿瘤病毒学说
1.5 长期紫外线照射
1.6 低剂量砷剂暴露
2 c SCC的治疗方案
2.1 手术治疗
2.2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
2.3 靶向治疗
2.4 中药治疗
2.5 联合治疗
2.6 其他非手术疗法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冻与CO2超脉冲激光对皮肤疣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 李金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9)
[2]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探析[J]. 李娟,樊静媛,王素林,郑力强,包图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1)
[3]紫草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 王洁,何振兴,赵菊花,李达,李燃,杨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4]Mohs手术联合双侧V-Y皮瓣及光动力治疗鼻部皮肤鳞状细胞癌[J]. 叶文正,吴一文,王珊珊,王兰,方木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04)
[5]miR-203通过靶向调控SOCS3影响人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行为及其机制研究[J]. 石娴,付曼妮,解翠林,石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24)
[6]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 王倩,侯大为.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1)
[7]激光光纤介入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实验研究[J]. 李福民,廖金凤,刘伟,陈明懿.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05)
[8]Bmi-1、ki-67和p5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王应权,王晨霞,李强,马铭,郭歌.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04)
[9]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巨大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J]. 王佩茹,张玲琳,张国龙,周忠霞,张海艳,赵子君,石磊,王秀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8(02)
[10]5-ALA-PDT对A43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 乔丽,刘延,李永荷,刘玮. 空军医学杂志. 2017(02)
博士论文
[1]EGFR单克隆抗体在头颈鳞癌中应用的meta分析及药物增敏策略研究[D]. 宋琦.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5
硕士论文
[1]miR-365靶向下调BAX抑制凋亡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D]. 高瑞瑞.南方医科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23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3239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