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发布时间:2021-10-07 07:55
患者,男,27岁。全身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伴痛,高热1周。组织液抗酸染色查菌BI 3.40。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变薄,表真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内成团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浸润,累及脂肪层和附属器。2年前患者曾诊断为BL麻风,抗麻风联合化疗治疗1年。
【文章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36(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四肢散在大小不一水肿性红斑、斑丘疹、风团,圆形或环状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肿胀明显,边界清,局部可见靶形损害
图1 四肢散在大小不一水肿性红斑、斑丘疹、风团,圆形或环状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肿胀明显,边界清,局部可见靶形损害图3 抗酸染色阳性(×1000)
抗酸染色阳性(×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省低流行状态麻风防控策略[J]. 姚强,孔文明,沈云良,吴李梅,费丽娟,胡永方,王燕敏. 预防医学. 2018(08)
[2]1949 ~1997 年中国麻风流行趋势分析[J]. 陈祥生,李文忠,江澄,叶干运. 疾病监测. 1999(08)
本文编号:3421654
【文章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36(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四肢散在大小不一水肿性红斑、斑丘疹、风团,圆形或环状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肿胀明显,边界清,局部可见靶形损害
图1 四肢散在大小不一水肿性红斑、斑丘疹、风团,圆形或环状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肿胀明显,边界清,局部可见靶形损害图3 抗酸染色阳性(×1000)
抗酸染色阳性(×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省低流行状态麻风防控策略[J]. 姚强,孔文明,沈云良,吴李梅,费丽娟,胡永方,王燕敏. 预防医学. 2018(08)
[2]1949 ~1997 年中国麻风流行趋势分析[J]. 陈祥生,李文忠,江澄,叶干运. 疾病监测. 1999(08)
本文编号:3421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4216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