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一个新的寻常性鱼鳞病家系致病位点定位于5p13.3-p12

发布时间:2021-10-13 12:38
  寻常性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在1:250到1:5300之间,中国人群中发病率为0.23%。寻常性鱼鳞病通常在出生后一年内起病,病人表现为四肢伸侧外表皮末端产生白色鳞屑样皮损,尤以小腿明显。同时伴有掌跖角化过度,遗传性过敏症、不耐热症和毛周角化。寻常性鱼鳞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目前报道的寻常性鱼鳞病的致病位点集中在1q21和1q22,FLG基因是目前唯一被确定的导致寻常性鱼鳞病的致病基因。本研究收集到一个湖南溆浦遗传四代共26人的寻常性鱼鳞病家系,对其中23位成员进行分析,包括男性患者5人,女性患者9人,14名患者在家系内连续三代分布,无明显性别差异,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我们首先对该家系FLG基因编码区进行了突变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进一步用1号染色体上已报道定位区间(1q21和1q22)附近的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和连锁分析,所得结果不支持连锁,提示可能存在一个新的致病位点。随后我们对该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分别在D2S151处得到最大LOD值3.00(θ=0),D4S1525处得到最...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个新的寻常性鱼鳞病家系致病位点定位于5p13.3-p12


一先征者临床特征和病理切片图

序列,基因结构


Exonl(5‘UTR)EX0nZEX0n33‘UTRKEY;.二Unique曝二Par七 alrePeat口二 FIlaggrinrePeatwe二1, 000bP图1一 4FLG基因结构图[20]尽管种种研究证据表明丝聚合蛋白在寻过常性鱼鳞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FLG基因也一直被高度怀疑是寻常性鱼鳞病的致病基因,但基于FLG基因结构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多态性,传统的基于PCR的测序方法无法覆盖整个序列,阻碍了对FLG基因的研究进展。2006年,S而th等[71研究了7个分别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和美国的w家系,发现1号染色体上的丝聚合蛋白基因filaggrin(FLG)突变(p.R501x和c.2282del4)可以导致W的发生,从而首次克隆了一个W的致病基因。2007年

染色体,卫星


图242号染色体精细定位单体型图徽卫星标众公人上到下依次为:D25368一D25127一D252334一D25122一D25132一D252313一D252301一DZS151一D252335一D252324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J]. 龚惠勇,张静,胡正茂,邬玲仟,梁德生,谢志国,潘乾,卜枫啸,彭聿,夏昆,夏家辉.  遗传. 2008(07)
[2]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J]. 胡正茂,谢志国,邬玲仟,梁德生,朱海燕,潘乾,龙志高,戴和平,夏家辉,夏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03)
[3]四川省鱼鳞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 雷观鲁,张谊之,胡应,张思霖,罗汉超,张思仲,徐颖,陆右之,肖渝,潘晓放.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2 (02)



本文编号:3434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434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