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治疗挑战及循证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1-11-14 16:1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日光暴露区。由于黄褐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没有根治的疗法。本文介绍了与黄褐斑发病密切相关的致病因素,并根据黄褐斑在临床上面临的治疗挑战,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黄褐斑的循证治疗方法与策略。控制危险因素(主要为光防护)、使用三联霜或者氢醌乳膏及口服氨甲环酸为黄褐斑的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为一线治疗+激光治疗。三线治疗为多种一线治疗法联合应用+化学剥脱。同时应重视维持治疗,以避免黄褐斑的复发。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2020,10(0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紫外线
2 雌激素
3 皮肤炎症
4 血管增生
5 皮肤屏障受损
6 黄褐斑的循证治疗方法
6.1 治疗原则
6.2 治疗目标
6.3 防晒
6.4 外用药
6.4.1 氢醌(证据强度2a)
6.4.2 壬二酸(证据强度1b)
6.4.3 维生素C(证据强度1b)
6.4.4 维A酸(证据强度1b)
6.4.5 曲酸(证据强度2a)
6.4.6 熊果苷(证据强度2d)
6.4.7 烟酰胺(证据强度2b)
6.5 口服药
6.5.1 氨甲环酸(证据强度1a)
6.5.2抗氧化剂
6.6 化学剥脱术
6.7 激光与光
6.7.1 强脉冲光
6.7.2 Q开关激光
6.7.3 点阵激光
6.7.4皮秒激光
6.7.5 脉冲染料激光
6.7.6 LED光调作用
6.8 屏障修复
7黄褐斑的循证治疗策略
7.1 一线治疗
7.2 二线治疗
7.3 三线治疗
7.4 维持治疗
7.5 激光治疗的地位
8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褐斑光电治疗与修复专家共识[J]. 杨蓉娅,陈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02)
[2]黄褐斑药物治疗新进展[J]. 夏志宽,张金侠,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2019(05)
[3]化学剥脱术在损容性皮肤病及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J]. 李晓雪,高星雅,蒋献.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03)
[4]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J]. 严淑贤,卢忠.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8(02)
[5]黄褐斑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可能机制探讨[J]. 王银娟,涂颖,顾华,Philippe Humber,何黎. 皮肤科学通报. 2017(04)
[6]光调作用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J]. 任捷,项蕾红.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01)
本文编号:3494945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2020,10(0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紫外线
2 雌激素
3 皮肤炎症
4 血管增生
5 皮肤屏障受损
6 黄褐斑的循证治疗方法
6.1 治疗原则
6.2 治疗目标
6.3 防晒
6.4 外用药
6.4.1 氢醌(证据强度2a)
6.4.2 壬二酸(证据强度1b)
6.4.3 维生素C(证据强度1b)
6.4.4 维A酸(证据强度1b)
6.4.5 曲酸(证据强度2a)
6.4.6 熊果苷(证据强度2d)
6.4.7 烟酰胺(证据强度2b)
6.5 口服药
6.5.1 氨甲环酸(证据强度1a)
6.5.2抗氧化剂
6.6 化学剥脱术
6.7 激光与光
6.7.1 强脉冲光
6.7.2 Q开关激光
6.7.3 点阵激光
6.7.4皮秒激光
6.7.5 脉冲染料激光
6.7.6 LED光调作用
6.8 屏障修复
7黄褐斑的循证治疗策略
7.1 一线治疗
7.2 二线治疗
7.3 三线治疗
7.4 维持治疗
7.5 激光治疗的地位
8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褐斑光电治疗与修复专家共识[J]. 杨蓉娅,陈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02)
[2]黄褐斑药物治疗新进展[J]. 夏志宽,张金侠,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2019(05)
[3]化学剥脱术在损容性皮肤病及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J]. 李晓雪,高星雅,蒋献.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03)
[4]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J]. 严淑贤,卢忠.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8(02)
[5]黄褐斑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可能机制探讨[J]. 王银娟,涂颖,顾华,Philippe Humber,何黎. 皮肤科学通报. 2017(04)
[6]光调作用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J]. 任捷,项蕾红.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01)
本文编号:3494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4949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