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抗组胺药物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及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19:54
  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皮肤损害。组胺和某些炎症介质是引起瘙痒的主要原因。为了深入研究抗组胺药物或抗过敏药物对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确切疗效,以及抗组胺药物的治疗免疫机制。本研究选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和西替利嗪口服治疗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安慰剂比较,评价治疗中的病情变化,观察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第一部分:临床试验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口服相应的药物或安慰剂,均外用1%达克罗宁霜。(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病情,每周纪录病情变化,)治疗三周后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入组前各组的症状、体征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咪唑斯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和西替利嗪组。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每日口服咪唑斯汀10mg对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安全、有效。第二部分:免疫学研究检测治疗前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L-4,IL-5,IFN-γ,TNF-α水平,以健康人作对照,并与抗组胺药物治疗后4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比较。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患者随机分入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和对照组,均外用1%达克罗宁霜,治疗...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全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关系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抗组胺药物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四、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口服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
    一、前言
    二、实验方法
        1.试验设计
        2.病例选择
        3.用药的方法和疗程
        4.疗效评估
        5.安全性评价
        6.严重不良事件
        7.统计原则及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某些细胞因子的改变
    一、材料
        1.实验对象
        2.实验试剂
        3.ELISA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
    二、统计学处理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抗组胺药物对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一、材料
        1.实验对象
        2.实验试剂
        3.ELISA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
    二、统计学处理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咪唑斯汀等几种抗组胺药对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陈晶,何春涤,王雅坤,陈洪铎.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03)
[2]咪唑斯汀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机制的研究[J]. 陈妍,郭在培.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6)
[3]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 付萌,樊平申,廖文俊,赵小东,王志鹏,张鑫,杜俊峰,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11)
[4]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郝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01)



本文编号:3556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556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