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M6蛋白诱导点滴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4:30
背景和目的 大量的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证据表明,上呼吸道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与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发病及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症状加重密切相关,其中链球菌M蛋白作为一种细菌性超抗原对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确切的机制不明。我们既往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已经证实,点滴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乳头和表皮存在GAS-M蛋白的表达;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M6蛋白的抗体增加,链球菌M6蛋白作为细菌超抗原刺激点滴型银屑病患者PBMC增殖并引起IFN-γ明显升高、IL-4则无变化,导致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因此推测,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点滴型银屑病患者PBMC可以激发点滴型银屑病。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理论,我们拟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动物模型。 方法 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悬液,4周后将注射后的移植皮片行组织活检。 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3例点滴型银屑病...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取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仔细去掉皮下组织
图3分别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缝合到不同的scID鼠项背部
眼科剪小心剪下其局部全层皮肤(大小略小于待移植皮片),分别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用3一0无菌缝线缝合到不同的SCID鼠项背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14天(图2、3、4),整个移植过程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对链球菌M6蛋白的反应[J]. 刘雯,赵广,刘玉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13)
[2]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链球菌M6蛋白抗体的检测[J]. 赵广,冯晓玲,那爱华,曹晋桂,刘文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4)
[3]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发病机理探讨[J]. 张峻岭,陈学荣,殷金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1)
[4]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J]. 姜薇,李世荫.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1(03)
[5]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中M6蛋白[J]. 赵广,冯晓玲,江永强,蔡庆,那爱华,蔡瑞康,杜孝元,梅英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02)
本文编号:3606747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取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仔细去掉皮下组织
图3分别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缝合到不同的scID鼠项背部
眼科剪小心剪下其局部全层皮肤(大小略小于待移植皮片),分别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用3一0无菌缝线缝合到不同的SCID鼠项背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14天(图2、3、4),整个移植过程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对链球菌M6蛋白的反应[J]. 刘雯,赵广,刘玉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13)
[2]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链球菌M6蛋白抗体的检测[J]. 赵广,冯晓玲,那爱华,曹晋桂,刘文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4)
[3]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发病机理探讨[J]. 张峻岭,陈学荣,殷金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01)
[4]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J]. 姜薇,李世荫.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1(03)
[5]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中M6蛋白[J]. 赵广,冯晓玲,江永强,蔡庆,那爱华,蔡瑞康,杜孝元,梅英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02)
本文编号:360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6067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