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分析-附10例报道

发布时间:2024-02-25 05:26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FSP的患者10例。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18岁~49岁,平均年龄34.5岁;5例行CT增强检查,5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 10例均为单发,腹壁3例,肩部2例,臀部、大腿、颌面部、胸壁、腋窝各1例。8例位于皮下脂肪层内,紧贴皮肤;2例位于皮肤,凸向体外,呈"悬吊征"。10例中,6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4例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肿块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均未见钙化;MR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T2WI脂肪抑制为不均匀高信号,其内见少许条片状低信号。结论 DFSP在CT和MRI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对其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

病灶多为单发,位置较表浅,多局限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层内,向体表不同程度隆起。位于皮肤的肿块,凸向体外生长,呈“悬吊征”。MicheleCalleja等[8]研究报道,肿瘤呈分叶状,瘤内出血、坏死,邻近皮肤增厚、牵连,瘤周或筋膜水肿等均是浅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征像。DFSP作为浅表的....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


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左侧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与邻近肌肉相比),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4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病灶呈高信号,内见点条状低信号(白箭)。图5T1WI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轴位,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6DWI序列,轴位,肿块呈高信号。图7ADC图,轴位,测ADC值为1.30~1.37×10-3mm2/s(b值取1000s/mm2)。

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左侧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与邻近肌肉相比),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4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病灶呈高信号,内见点条状低信号(白箭)。图5T1WI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轴位,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6DWI序列,轴位,肿块呈高信号。图7ADC图,轴位,测ADC值为1.30~1.37×10-3mm2/s(b值取1000s/mm2)。

图1-2DFSP,前腹壁肿物2年,5月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1CT平扫,轴位,前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呈等密度,密度均匀,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图2CT增强扫描,轴位,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


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左侧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与邻近肌肉相比),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4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病灶呈高信号,内见点条状低信号(白箭)。图5T1WI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轴位,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6DWI序列,轴位,肿块呈高信号。图7ADC图,轴位,测ADC值为1.30~1.37×10-3mm2/s(b值取1000s/mm2)。

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左侧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与邻近肌肉相比),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4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病灶呈高信号,内见点条状低信号(白箭)。图5T1WI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轴位,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6DWI序列,轴位,肿块呈高信号。图7ADC图,轴位,测ADC值为1.30~1.37×10-3mm2/s(b值取1000s/mm2)。

图3-7DFSP,左侧腹壁肿物10年,1年前开始渐进性增大。图3T1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左侧腹壁皮下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与邻近肌肉相比),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4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病灶呈高信号,内见点条状低信号(白箭)。图5T1WI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



本文编号:3910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910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