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面部鳞癌伴巨大皮角一例

发布时间:2025-03-18 21:46
   患者,女,85岁。左侧面部角状褐色肿物2年余。组织病理示:基底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免疫组化示P63(+)、Ki-67(局灶指数30%)。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面部鳞癌伴巨大皮角。全麻手术下行皮肤恶性肿物切除术,随访3个月,未复发。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图1 1a、1b:左侧面部近10 cm大的褐色角质性增生,表皮粗糙,隆起于皮肤表面,呈羊角状突出,边界清楚,质硬

图1 1a、1b:左侧面部近10 cm大的褐色角质性增生,表皮粗糙,隆起于皮肤表面,呈羊角状突出,边界清楚,质硬

皮肤镜检查:可见一境界清楚的褐色突起样皮疹,皮疹边缘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灰色均质结构,局部可见黑褐色结痂及白色鳞屑,未见其他特征性结构(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棘层增厚,角质形成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和角珠,细胞有异型性,基底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图3)....


图4 4a:CK7(-);4b:P63(+);4c:Ki-67(局灶指数30%)(免疫组化,×100)

图4 4a:CK7(-);4b:P63(+);4c:Ki-67(局灶指数30%)(免疫组化,×100)

图33a、3b:表皮棘层增厚,角质形成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和角珠,细胞有异型性,基底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明显活跃(3a:HE,×40;3b:HE,×400)


图2 2a、2b:境界清楚的褐色突起样皮疹,皮疹边缘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灰色均质结构,局部可见黑褐色结痂及白色鳞屑(×50)

图2 2a、2b:境界清楚的褐色突起样皮疹,皮疹边缘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灰色均质结构,局部可见黑褐色结痂及白色鳞屑(×50)

讨论皮肤鳞状细胞癌是皮肤科中除黑素瘤外,可致人死亡的皮肤肿瘤。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组成了皮肤鳞状细胞癌,以头、面、颈和手背等曝光部位最为多见[1]。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因尚不清楚,但经多年研究发现,此病与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免疫抑制、化学致癌物等有明显关系[2]。日光性角化病....


图3 3a、3b:表皮棘层增厚,角质形成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和角珠,细胞有异型性,基底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明显活跃(3a:HE,×40;3b:HE,×400)

图3 3a、3b:表皮棘层增厚,角质形成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和角珠,细胞有异型性,基底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明显活跃(3a:HE,×40;3b:HE,×400)

图22a、2b:境界清楚的褐色突起样皮疹,皮疹边缘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灰色均质结构,局部可见黑褐色结痂及白色鳞屑(×50)图44a:CK7(-);4b:P63(+);4c:Ki-67(局灶指数30%)(免疫组化,×100)



本文编号:403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03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