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的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的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黑色素瘤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药物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的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为黑色素瘤的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基因检测方法。方法:根据BRAF基因序列V600E位点区域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该检测方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临床样本、BRAF基因V600E突变质粒和正常临床样本,评价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BRAF基因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临床样本在V600E检测体系中具有特异性的扩增;检测灵敏度约为101拷贝/反应;正常临床样本在V600E检测体系中没有特异性的扩增,均是V600E突变阴性。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黑色素瘤临床样本中的BRAF基因V600E突变。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药物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分类号】:R739.5
【正文快照】: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是RAF基因家族成员,位于染色体7q34,包含18个外显子。1988年Ikawa等首先在人类尤文氏肉瘤中发现并将其克隆出来,首次确定其为一种癌基因[1]。BRA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RAF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内的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是R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车莉萍;程超;张桉瑜;冯菲;崔斌;孙高峰;张建;左长京;;循环血游离Shope病毒DNA含量与兔VX2肿瘤18F-FDG PET/CT影像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5期
2 陈晓晴;余玲玲;王慧燕;田可港;郑晓群;;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检测HLA-G14bp插入/缺失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05期
3 高富存;童强;钟明安;周主青;尤天庚;赵中辛;;EGFR在PBM病人胆囊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栋;BRAF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及其痕量检测方法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2 龚正华;JWA通过MAPK信号通路参与DMBA/TPA诱导皮肤乳头状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占稳;肺癌细胞系KRAS突变检测及联合通路抑制剂的生长抑制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周中意;PNA-钳制荧光PCR法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刘宏根;EGFR,,STAT3和p-STAT3在胃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弘,高天文;黑色素瘤与长期或间歇性紫外线暴露之间的关系[J];医学信息;2001年03期
2 陈世文,张荣伟,袁绍纪,司永兵;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10期
3 高红,焦健;原发于骶骨部黑色素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年03期
4 ;白介素-2加组织胺可改善晚期黑色素瘤的存活率[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4期
5 祝红辉,魏锐利,蔡季平;原发性泪囊黑色素瘤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11期
6 杨洁;黑色素瘤的治疗新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7 肖文斌,刘玉兰;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8 李建国,陈善红,孙桂明;变异型黑色素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2期
9 杨甫文;赵敏;余英豪;;喉部黑色素瘤2例报告[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高金明,陈勇,张志庸,李力,周炜洵;发生于肺部的黑色素瘤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谢遵江;贺业春;刘颖;刘丽;;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形态学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安菊生;吴令英;李宁;俞高志;刘丽影;;原发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陆霞;孙保存;张诗武;贺忠江;;眼内移植性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志涛;陆洪光;;死亡受体和黑色素瘤的抗凋亡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钟传华;杨文治;王晓兰;;黑色素瘤与痔诊治失误的启迪[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6 郭军;;黑色素瘤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孙保存;张诗武;刘志勇;张丹芳;郭华;;多西环素影响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形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孙保存;张丹芳;张诗武;郭华;张文治;赵秀兰;;缺血缺氧对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相关分子机制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红玉;胡凯猛;刘厚奇;;黑色素瘤细胞诱导人胚上皮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初步探索[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伦邋王晨;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可挽救生命[N];科技日报;2007年
2 倪方;黑色素瘤早治疗可痊愈(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管九苹;澳大利亚免费普查黑色素瘤[N];健康时报;2010年
4 实习生 易立;黑色素瘤,是否无药可治?[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e
本文编号:580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8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