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RUNX1及其靶基因表达研究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RUNX1及其靶基因表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银屑病 T细胞 RUNX1 靶基因 mRNA表达
【摘要】: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主控基因RUNX1及其靶基因SLC9A3R1、HLA-C及PKC-βⅠ的mRNA表达,进一步了解RUNX1及其下游基因与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活性异常的关系。 方法取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各20例,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外周血T细胞并鉴定纯度;提取纯化m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在mRNA水平表达。 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银屑病组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1.8071、2.2494、2.0744及2.3784。 结论1、银屑病患者RUNX1及其靶基因SLC9A3R1、HLA-C及PKC-βⅠ表达(率)异常,提示RUNX1及其靶基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2、本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活性有异常,,揭示外周血T细胞可能是银屑病免疫异常的根源,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 3、外周血T细胞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控制单位,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的深入研究有望为银屑病研究搭建新的平台。
【关键词】:银屑病 T细胞 RUNX1 靶基因 mRNA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0章 前言7-8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8-12
- 1.1 标本来源8
- 1.2 PASI 评分8
- 1.3 主要试剂8
- 1.4 主要仪器设备8-9
- 1.5 实验方法9-11
- 1.5.1 外周血 T 细胞扩增(取材后 24h 内进行)9
- 1.5.2 提取 RNA9
- 1.5.3 反转录9-10
- 1.5.4 实时荧光定量 PCR(RFQ-PCR):10
- 1.5.5 引物序列10
- 1.5.6 琼脂糖电泳10-11
- 1.6 统计学处理11-12
- 第2章 结果12-14
- 2.1 T 细胞纯度鉴定12
- 2.2 RUNX1 及其靶基因表达水平12-14
- 第3章 讨论14-16
- 第4章 结论16-17
- 参考文献17-20
- 致谢20-21
- 文献综述21-27
- 参考文献24-27
- 作者简介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福荣,陈俊卓,吕俊玲;银屑病患者的心身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998年02期
2 何焱玲,丁桂凤,李欧,范少光;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神经免疫研究进展[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李志刚;银屑病580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年03期
4 王福喜,张学军;银屑病的药物诱因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年03期
5 宋佩华,白彦平,杨顶权;不稳定性银屑病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6 陶苏江,范青源,方跃明,牟贤龙,顾军,郑茂荣,谢毅,应康;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的建立及克隆银屑病相关基因片段初探[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7 侯伟,吴勤学,陈小红,蔡秀玲,张良芬,尹跃平,邵长庚;链球菌、分支杆菌及皮肤鳞屑蛋白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8 张开明,尹兴平,周敏,尹国华,杨小英;银屑病患者皮损白介素8基因表达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9 许冰;银屑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10 黄熙,马圣清,涂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在银屑病皮损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璧;;重症银屑病的系统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亚妤;鲁盈;;银屑病相关性肾病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2008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付翔宇;陈宏;;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姚丹霓;吴大嵘;卢传坚;;银屑病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应激方式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史晓蔚;王刚;刘玉峰;;银屑病的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郑敏;;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虹;;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8 何弘;;银屑病皮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临床观察与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9 吴梦平;;银屑病发病与难治原因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10 郑敏;;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从系统理论解读汗对银屑病防治的重要性[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记者 田雅婷;我国银屑病患者仅15%接受正规治疗[N];光明日报;2012年
3 胡雯 刘佳;“罕见突变”对银屑病的影响或有限[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白轶南;银屑病可临床治愈[N];保健时报;2005年
5 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主任医师 欧阳恒;银屑病患者该怎么吃[N];大众卫生报;2002年
6 山东省威海市解放军404医院皮肤科 欧柏生;五类药物可加重银屑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让银屑病不能根治成为历史[N];河北日报;2000年
8 欧柏生;怎样减少银屑病复发[N];健康报;2004年
9 邹先彪;中西医结合治银屑病如虎添翼[N];健康报;2005年
10 召玉;银屑病能否根治?[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平;银屑病激发因素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徐丽敏;银屑病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相关药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陈静;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LR9、IRF-7、IFN-αmRNA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春芳;转化生长因子βs及受体在银屑病皮损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唐玲;银屑病患者朗格汉斯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李波;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小红;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孙联文;抗银屑病相关药物及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系统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9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樊昕;白细胞介素18对银屑病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a;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活性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2 何君;9q33-34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3 苏湘川;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姚莎;中国汉族人银屑病伴发疾病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永翠;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詹庆霞;银屑病治疗的系统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李敬;细胞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银屑病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孙湘兰;白细胞介素20及其受体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韩静倩;内毒素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与银屑病的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史晓蔚;特异性置换肽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7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74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