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所致皮疹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所致皮疹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卡马西平(CBZ)和拉莫三嗪(LTG)所致皮疹的临床特征,探寻两者所致皮疹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7年在我院癫痫专科就诊并首次接受CBZ和LTG规范治疗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二者所致皮疹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92例癫痫患者规范服用CBZ,其中38例(3.8%)出现皮疹;613例服用LTG,18例(2.9%)发生皮疹,两组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BZ皮疹组中,重型皮疹SJS/TEN占比34.2%(13/38);而LTG皮疹组中仅1例表现为SJS/TEN(5.6%,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CBZ皮疹组的平均潜伏期为13.5 d,而LTG皮疹组为17.7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7)。CBZ皮疹组和LTG皮疹组中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CBZ非皮疹组(P=0.001)和LTG非皮疹组(P=0.002)。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起始剂量、合并药物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史是CBZ和LTG所致皮疹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对具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选择CBZ和LTG,减少或避免皮疹的发生。
【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和教育部神经遗传和离子通道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皮疹 卡马西平 拉莫三嗪 临床危险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01107) 羊城学者学术带头人项目(编号:12A017G) 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科研项目(编号:2012C44)
【分类号】:R758.25
【正文快照】: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和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作为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的代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cul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 ADRs),即皮疹,是其常见的副作用。c ADRs临床表现各异,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向阳;王会林;黄超;;拉莫三嗪治疗卒中后癫沲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6期
2 赵海岩;;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01期
3 张立梅,李燕燕,张立明;拉莫三嗪治疗青少年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年03期
4 陈眉,张歌心,孙岩;拉莫三嗪致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9期
5 李中东;拉莫三嗪因药名混淆引起的配方失误[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01期
6 郑玉斌;拉莫三嗪在美国被批准替换丙戊酸[J];中国药师;2004年06期
7 陈宝健,方烨,任广来;拉莫三嗪治疗癫痫38例体会[J];山东医药;2005年23期
8 邓洪;廖齐;林原斌;;拉莫三嗪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10期
9 叶广仁;宋志彬;郑国俊;廖卫平;易咏红;;中国成年人拉莫三嗪药代动力学及丙戊酸对其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3期
10 王怡;杨新军;钟崇洲;郑荣远;;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痫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榕;刘凌;司洋;方嘉佳;徐鸿儒;赵丽莉;安冬梅;慕洁;;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国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张国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廖卫平;宋志彬;杨少青;蒲蜀湘;易咏红;赵绮华;;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与剂量、血药浓度及合并用药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丽;何大可;张s,
本文编号:868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86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