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敏原 特应性皮炎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 常规免疫治疗 淋巴免疫治疗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注射屋尘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分子免疫学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屋尘螨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淋巴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药物的基础上,超声引导下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行腹股沟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制剂,除0周过敏原剂量为100SQ-U外,其余5次均为1000SQ-U。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 E,另外进行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用药评分,并记录患者疗程中的不良反应。85例屋尘螨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按3:2随机分为常规组51例,淋巴组34例,淋巴组患者按上述治疗组的方法治疗;常规组患者在剂量累加阶段每周注射屋尘螨过敏原1次,剂量从20SQ-U逐次增加,16周达维持量80000SQ-U,随后以维持量每4周皮下注射1次,维持阶段5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6周、20周和68周进行(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8周分别进行药用药评分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 E(s Ig E)检测,记录疗程中的不良反应。72例屋尘螨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淋巴组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淋巴免疫治疗,检测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 E、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4和INF-γ值。结果:淋巴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SCORAD分别为(31.70±3.31)、(28.97±2.93)、(24.37±2.71)、(22.07±2.56)、(18.60±2.18),低于治疗前(0)周(33.0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16周和20周SCORAD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的SCORAD[(27.40±3.77)、(26.50±3.15)、(23.67±2.71)],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药物评分(1.61±0.98)和血清屋尘螨s Ig E浓度(4.44±3.68)k U/L明显低于治疗前[(4.63±1.54)、(8.94±5.86)k U/L],且明显低于对照组[(2.42±0.60)、(7.88±4.50)k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淋巴免疫治疗患者进行了180次浅表淋巴结注射,无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随访3年,SCORAD、用药评分和血清s Ig E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淋巴组32例、常规组31例完成了治疗,淋巴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淋巴组68周SCORAD(17.56±1.74)与常规组同时间SCORAD(17.29±1.53)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8周)用药评分[(0.63±0.55)、(0.55±0.51)]和血清屋尘螨s Ig E[(0.59±0.28)、(0.72±0.26)]均低于治疗前(0周)用药评分[(2.67±0.78)、(2.64±0.86)]和血清s Ig E[(3.73±1.28)、(4.01±1.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用药评分[(0.63±0.55)、(0.55±0.51)]和屋尘螨s Ig E[(0.59±0.28)、(0.72±0.26)]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共1024次皮下注射,其中5例12次注射时发生了全身不良反应,其中Ⅰ级8次,Ⅱ级4次,无Ⅲ级和Ⅳ级严重不良反应;淋巴组进行了198次淋巴结内注射,无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淋巴组血清s Ig E和IL-4值由治疗前的(5.06±2.30)KU/L和(16.41±0.91)ng/L分别降至(2.14±1.09)KU/L和(9.52±0.75)ng/L,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4.63±1.13)KU/L和(16.40±0.9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INF-γ值由治疗前的(11.34±0.71)ng/L增至(14.78±0.68)ng/L,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值(11.32±0.58)n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仅6次注射,20周疗程即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不仅治疗结束1年后(68周)疗效与常规免疫治疗相当,而且治疗随访3年,仍然保持良好疗效。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在改善症状同时,血清s Ig E和Th2细胞分泌的IL-4也降低,而Th1细胞分泌的INF-γ增多,从而纠正特应性皮炎患者的Th1/Th2失衡。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不仅注射次数由明显减少、疗程大大缩短,而且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总之,淋巴免疫治疗是快速、安全、有效的病因治疗。
【关键词】:过敏原 特应性皮炎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 常规免疫治疗 淋巴免疫治疗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缩略词12-13
- 引言13-18
- 第一部分 淋巴免疫治疗与药物治疗临床研究18-35
- 材料与方法18-23
- 结果23-26
- 讨论26-32
- 小结32-33
- 参考文献33-35
- 第二部分 淋巴免疫治疗与常规免疫治疗随机对照研究35-49
- 材料与方法35-41
- 结果41-43
- 讨论43-46
- 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49
- 第三部分 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分子免疫机制的研究49-66
- 材料与方法49-57
- 结果57-58
- 讨论58-62
- 小结62-63
- 参考文献63-66
- 结论66-67
- 综述 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67-95
- 参考文献88-95
- 个人简历95-97
- 致谢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臻峰;孟晴虹;董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变应原类型及免疫治疗疗效的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1期
2 郭艳平;丁凤姝;井鸿;王曙光;;儿童特应性皮炎312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03期
3 唐慧;徐金华;秦晓蕾;郑志忠;;咪唑斯汀联合粉尘螨注射液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年04期
4 邵莉;邹寒冰;朱丽君;王菁兰;许以平;;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其尘螨过敏状态的测定[J];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5 雍磊;程相铎;李华信;王公平;张鹏;董学文;贾丹;;过敏性哮喘屋尘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与常规免疫治疗的对照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3年09期
6 雍磊;高春芳;程相铎;王俊琦;李华信;董学文;贾丹;张彩霞;何静;;淋巴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3年02期
7 陈巧彬;陈琅;王瑜;赵京;;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过敏原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9期
8 黄花荣;吴敬芳;;IFN-γ与IL-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FN-γ、IL-4和IgE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9期
9 顾恒,尤立平,刘永生,颜艳,陈昆;我国10城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现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1期
10 瞿申红;李添应;许庚;文卫平;史剑波;林志斌;陈彦球;;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态评估及其对哮喘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97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97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