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9:22
本文关键词:早期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表达谱 miRNAs表达谱 分子免疫机制 血清固定 血清痊愈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入侵机体后,宿主免疫系统与梅毒螺旋体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尽管被感染机体存在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机体免疫系统才能控制感染,而且在未治疗个体这种免疫控制是不彻底的,容易复发。目前对于影响病程进展、潜伏或痊愈的宿主-梅毒螺旋体间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早期梅毒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1年后,大部分能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但有15%-20%的早期梅毒患者的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降到某个滴度(一般≤1:8)时不再下降,甚至终生阳性,称为血清固定。目前对于梅毒治疗后血清反应的影响因素的流行病研究尚有限,并且尚不清楚患者治疗后发生血清固定反映的是螺旋体持续性潜伏感染或者易感个体针对螺旋体感染的特异自身免疫反应。 近十年来,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分子免疫学研究手段(宿主GWAS研究、SiRNAs扫描、基因表达谱研究、表观遗传学研究、miRNAs表达谱研究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具有个体易感性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截止目前,尚未见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相关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采用新一代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对二期梅毒患者、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分析,有望鉴定出不同感染状态下不同临床表型的免疫网络模式标记物,更深入了解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并回顾性分析了驱梅治疗后患者血清反应的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章,各章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 目的分析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特征,探求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Ilumin测序技术,对4例二期梅毒患者,4例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数字基因转录组分析。扩大样本量对部分目的基因行qRT-PCR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受体(IL-17C、IL-21、IL31RA)、CD4+T细胞激活标志(CD38、KCNJ15)、B细胞标记MS4A4A.NK细胞标志KLRC2、巨噬细胞激活标记(SIGLEC14、CLEC4D)Fc类吞噬性受体(FCGR1A、FCγR3B补体(C2, SERPPING1)以及IGLL5等均显著上调,FCER1A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KIR3DL1)下调;与二期梅毒患者相比,早期潜伏梅毒患者部分系统性自身免疫性标记基因上调。结论梅毒患者多种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分子,参与机体系统性抗梅毒应答。 第二章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s表达谱研究 目的分析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s表达谱特征,探求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内在分子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llumin测序技术,对4例二期梅毒患者,4例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miRNAs表达谱分析。扩大样本量对部分目的miRNAs行qRT-PCR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miR-4433-3p和miR-4667-5p上调,而miR-125a-3p、miR-1306-5p、miR-339-5p、miR-708-5p and miR-874-3p下调。与二期梅毒患者相比,miR-1273h-5p、miR-1291、 miR-150-5p、miR-181a-2-3p、miR-185-3p、miR-296-5p、miR-331-3p、miR-361-3p、 miR-3690、miR-532-3p、miR-589-3p、miR-660-3p、miR-6735-5p、 miR-874-3p、miR-92a-5p等miRNAs也有差异性改变。结论多种免疫应答及炎症相关miRNAs参与机体抗梅毒免疫应答调节。 第三章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梅毒治疗后血清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26例HIV阴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驱梅治疗1年后血清痊愈或血清固定发生情况,对影响血清固定的患者年龄、病期、性别、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4例(68.1%)患者血清痊愈,72例(31.9%)患者发生血清固定,随着病期延长,血清固定发生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驱梅治疗后发生血清固定的因素包括:女性患者(OR=2.517,95%CI:1.159-5.464)、初始RPR滴度"f1:16(OR=4.370,95%CI:1.311-14.562)和非苄星青霉素治疗(OR=4.959,95%CI:1.650-14.901),而与血清学痊愈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患者和年轻患者("f25岁)(P均0.05)。结论梅毒治疗后血清学痊愈或固定与患者病期、性别、年龄、RPR基线滴度、治疗药物有关。 第四章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 目的分析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探求血清固定患者和血清痊愈者免疫细胞不同通路或分子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llumin测序技术,对8例潜伏梅毒患者、8例血清痊愈梅毒患者、8例血清固定和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与血清痊愈者及潜伏梅毒患者相比,血清固定患者有包括IRF7、VSTM1在内的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炎症、凋亡、免疫反应等相关的数百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与男性血清固定患者相比,女性血清固定患者有显著的基因表达谱改变。结论血清固定患者较血清痊愈者及潜伏梅毒患者存在显著不同的免疫应答基因,为理解梅毒治疗后血清固定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表达谱 miRNAs表达谱 分子免疫机制 血清固定 血清痊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9.1
【目录】:
- 英文缩略词6-8
- 全文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前言15-20
- 一、研究背景15-16
- 二、研究目的16-17
- 参考文献17-20
- 第一章 :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20-54
- 引言20-21
- 材料与方法21-29
- 结果29-48
- 讨论48-51
- 参考文献51-54
- 第二章 :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s表达谱研究54-77
- 引言54
- 材料与方法54-58
- 结果58-73
- 讨论73-74
- 参考文献74-77
- 第三章 :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77-83
- 引言77
- 材料与方法77-78
- 结果78-79
- 讨论79-81
- 参考文献81-83
- 第四章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83-99
- 引言83
- 材料与方法83-84
- 结果84-94
- 讨论94-97
- 参考文献97-99
- 全文小结99-100
- 综述100-116
- 宿主microRNA调节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100-109
- 参考文献106-109
- 梅毒血清固定机制研究进展109-116
- 参考文献113-116
- 发表文章情况116-117
-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活动117-118
- 致谢118-1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海晶;王飞;董正邦;潘永正;张敬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平衡的变化[J];重庆医学;2013年27期
2 黄捷;赖伟珍;韩红星;张瑛;陈庆芬;;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07期
3 缪倩;唐元家;黄新芳;钱晓霞;黄秀琴;沈南;;IRF7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宋清华;;国外矿业巨头操控原料价格 中国铜冶炼企业濒临亏损边缘[J];资源再生;2010年12期
5 段逸群;张伟明;;梅毒“血清固定”及其应对策略[J];皮肤病与性病;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999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999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