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9 14:47

  本文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吸烟 缺血性脑卒中


【摘要】:研究目的:1、探讨蒙古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关系。2、探讨蒙古族人群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关系。3、探讨蒙古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的联合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1、基线调查:2002-2003年,选取蒙古族居民集中居住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和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共32个村作为本研究的现场,在此居住的20岁及以上蒙古族居民共2589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压测量和血标本的采集等。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饮酒情况。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测量血压以及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现场分离血清,血标本低温运至实验室并于-80℃保存,用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检测。2、随访调查:自2004年1月至2012年7月,对参与基线研究的2589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的随访调查,结局事件定义为从基线到最后一次随访期间首次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采取入户调查和查阅监测资料、医院病历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标准设计的调查表,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收集观察期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相关资料。3、统计分析:利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经两遍录入核查。应用SAS9.3软件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研究结果:1、在完成随访调查的2583名基线人群中,其中男性1061(41.08%)人,女性1522(58.92%)人。在这2583人中,既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又不吸烟的有1278人,其中男性有292人,女性有986人;只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但不吸烟的有158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68人;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但吸烟的有967人,其中男性有543人,女性有424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并吸烟的有180人,其中男性有136人,女性有44人。2、在9.2年随访中,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76例,其中男性48人,女性28人,累积发病率为2.9%。3、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这四组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7%、3.83%、5.70%和8.33%。4、Cox模型分析显示,经单因素分析,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吸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分别是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不吸烟组的3.275倍(p㩳0.001)和2.808倍(p㩳0.001);多因素调整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吸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分别是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不吸烟组的1.820倍(p=0.022)和1.972倍(p=0.013)。5、经Cox模型显示,经单因素分析,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组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分别是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组的3.353、5.092和7.890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调整后,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分别是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组的2.256和2.449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吸烟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组和不吸烟组;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组。2、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在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中,吸烟可增加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吸烟 缺血性脑卒中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研究对象和方法13-20
  • 一、技术路线13
  • 二、研究对象13-14
  • 三、基线调查14-15
  •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的调查14
  • (二)人体指标测量14
  • (三)血压、心率的测量14-15
  • (四)血标本的采集15
  • (五)实验室检测15
  • 四、随访调查15-16
  • (一)随访调查内容15-16
  • (二)随访调查结局16
  • 五、相关变量的定义及诊断标准16-17
  • 六、质量控制17
  • (一)调查表的拟定17
  • (二)调查表的核实17
  • (三)调查人员的培训17
  • (四)仪器的标定17
  • (五)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培训17
  • (六)数据检查17
  • 七、统计分析17-20
  • (一)基线调查统计分析18
  • (二)随访调查统计分析18
  • (三)研究结局危险性分析18
  • (四)分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吸烟对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18-20
  • 结果20-32
  •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21
  • 二、随访调查结果21-25
  • 三、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25-30
  • (一)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25-26
  • (二)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26-27
  • (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的联合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27-30
  • 四、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吸烟对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预测能力30-32
  • 讨论32-37
  •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32-33
  • 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33-34
  • 三、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34-35
  • 四、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的联合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35-36
  • 五、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4
  • 综述44-56
  • 参考文献48-56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56-57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7-58
  • 附录一58-60
  • 附录二60-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绍则,陆健,卢永彪;缺血性脑卒中302例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2 宋彩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1年03期

3 王玉玲;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J];医学综述;2001年04期

4 谭清华,赵忠新,邵福源,李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激活诱导分子的表达[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1期

5 王凤芹,刘翠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个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2年07期

6 王德仙;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7 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3年04期

8 陈义禄;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35例诊治体会[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4期

9 陈小转,陈志祥;3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03期

10 郭罗勇,钟红跃;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蓉;许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临床研究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孟昭义;李琳;张国斌;;缺血性脑卒中病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申素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子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白亮;;基层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康复中存在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石娟;孔德磊;马跃文;王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蕾蕾;调节性T细胞输注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tPA溶栓后出血转换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彭洁;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振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易感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韩新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thepsin S/Cystatin C水平与动脉斑块性质及短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张顺;磁共振非高斯分布扩散峰度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黄明;CXCL12/CXCR4拮抗剂AMD3100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柏盈盈;内皮祖细胞和p38 MAPK抑制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D];东南大学;2015年

10 金鑫;胆碱对缺血性脑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药理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马亚新;Lokomat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廖少钦;电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DTI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刘丽娟;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珊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发生风险及患病结局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6 李光华;血清Nexilin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7 赵曦;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火热证与血小板参数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孟悦;针刺经筋结点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功能疗效的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陈静非;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复发因素及预后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郑晓霞;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研究时间医学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00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00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