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肝豆状核变性脑部铁沉积磁敏感定量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4:54

  本文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脑部铁沉积磁敏感定量成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分布图 铜铁沉积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


【摘要】:1背景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位于13号染色体上ATP7B酶突变导致铜代谢紊乱及胆汁排泄障碍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代谢紊乱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所证实,患者体内的铜离子沉积于肝脏、肾脏、角膜及脑内深核团如豆状核、尾状核等区域,临床治疗以金属螯合剂驱铜、排铜治疗为主。但是部分患者经过驱、排铜治疗后,疗效并无好转,少部分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深入研究后发现铜代谢与铁代谢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不仅存在铜代谢紊乱,而且也存在着铁代谢紊乱,临床试验、影像学及活体组织病理学也已相继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存在铁超载现象。定量磁化率分布图(QSM)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基础上出现的一项全新技术,与SWI一样,它也是利用组织间的磁敏感性不同而成像的,并能够克服SWI的对方位依赖的局限性,达到较精确地定量测定HLD患者脑组织内铁离子含量改变之目的。2目的探讨QSM在HLD患者脑部铁沉积研究的应用价值及HLD患者的磁化率值改变与其年龄、病程、24h尿铜、24h尿铁、铜氧化酶活力之间的关系。3方法对34例符合要求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2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的FLAIR序列平扫、3D解剖像及QSM成像技术的ESWAN序列扫描;利用MEDI方法处理得到QSM数据;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全脑自动化测量方法(VBA),利用AFNI软件,对HL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磁化率值数据进行逐体素的组分析(3dttest++),得出组间分析结果;对HLD组脑内磁化率值与患者年龄、病程、24H尿铜、24h尿铁、铜氧化酶活力之间进行协变量相关分析。4结果组分析结果显示HLD组与对照组相比,脑内多处深核团及大脑灰质皮层区域磁化率值呈显著性改变(p=0.01,α≤0.05,cluster size=176),其区域依次为:右侧丘脑、左侧丘脑,右侧豆状核、右侧颞叶灰质、左侧顶下小叶、右侧豆状核、右侧岛叶。协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肝豆病人的左侧豆状核、右侧楔前叶、左侧楔前叶、右侧后扣带回、右侧楔叶的磁化率值与病人年龄呈正相关。肝豆病人的磁化率值与患者的病程时间、铜氧化反应酶活力、24小时尿铜、尿铁无明显相关性。5结论HLD患者脑内灰质核团及大脑灰质皮层有异常性顺磁性物质沉积,肝豆病人铜代谢紊乱同时可伴发铁代谢紊乱,且铁沉积可能是继发于铜沉积的损伤作用。肝豆病人铜铁的复合沉积可能造成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损伤,导致锥体外系症状出现。QSM的磁化率值可作为测量和评估HLD患者脑内灰质核团及大脑灰质皮层区域异常性顺磁性物质沉积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分布图 铜铁沉积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4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英文缩略词表12-13
  • 1 引言13-16
  • 2 资料与方法16-22
  • 2.1 一般资料16-17
  • 2.2 方法17-22
  • 2.2.1 检查设备17-18
  • 2.2.2 数据采集18
  • 2.2.3 数据预处理18-19
  • 2.2.4 数据配准及分析19-22
  • 3 结果22-32
  • 3.1 组间分析结果22-25
  • 3.2 HLD组内分析结果25-32
  • 3.2.1 肝豆组脑铁沉积与病人年龄的协变量分析25-28
  • 3.2.2 肝豆组脑铁沉积与病人病程的协变量分析28
  • 3.2.3 肝豆组脑铁沉积与病人铜氧化反应酶活力的协变量分析28-29
  • 3.2.4 肝豆组脑铁沉积与病人 24 小时尿铜的协变量分析29-30
  • 3.2.5 肝豆组脑铁沉积与病人 24h尿铁的协变量分析30-32
  • 4 讨论32-50
  • 4.1 脑铁的生理意义及其分布规律32-35
  • 4.1.1 铁的生理作用及分类32-33
  • 4.1.2 脑铁的分布及一般规律33-35
  • 4.2 HLD铁沉积的好发部位及依据35-37
  • 4.3 HLD患者脑铁代谢紊乱发生的可能机制37-40
  • 4.3.1 HLD患者脑铁代谢紊乱的全身机制37-40
  • 4.3.2 HLD患者脑铁代谢紊乱的脑内机制40
  • 4.4 目前常用的脑铁磁共振研究—SWI及其在HLD中的应用40-42
  • 4.5 较新、较精确的脑铁磁共振研究—QSM及其临床应用42-45
  • 4.6 VBA方法介绍45-47
  • 4.7 本研究的结果讨论47-50
  • 4.7.1 豆状核47
  • 4.7.2 丘脑47-48
  • 4.7.3 大脑皮质区域48-49
  • 4.7.4 岛叶49
  • 4.7.5 铁沉积与年龄的相关性49-50
  • 5 结论50-51
  • 6 不足与展望51-53
  • 6.1 本研究的创新51
  • 6.1.1 国内首次应用QSM成像分析HLD病人脑铁沉积51
  • 6.1.2 VBA方法的创新51
  • 6.2 本研究的不足51
  • 6.3 总结51-53
  • 参考文献53-57
  • 综述 定量磁化率成像及其在脑铁定量中的研究进展57-65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肝豆组 健康组)65-67
  • 附录二 临床信息采集表67-68
  • 附录三 临床信息采集表68-69
  • 个人简介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雅碧;肝豆状核变性八例误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2 彭韶,杨芬,张贵格;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5例误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年05期

3 柳锡永,吕凤菊,施文忠;小儿肝豆状核变性29例误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4期

4 黄海波,张旭,郑荣远;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6期

5 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02期

6 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王亚萍,戴宇文,汤文娟;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5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4期

8 殷会玲,姜红;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与对策[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年05期

9 李初阳;肝豆状核变性一例[J];九江医学;2000年02期

10 王玉珍,林爱清;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一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君霞;范贤峰;许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凝指标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梁艳;褚燕君;;肝豆状核变性86例临床分析[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孙凤霞;;肝豆状核变性12例报告[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郑春华;张洪球;;肝豆状核变性53例临床分析[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泽坤;宋平;游良蕴;程敬亮;任翠萍;张焱;;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诊断[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泽坤;;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周红平;饶兆英;钟建明;;江西籍肝豆状核变性第八外显子突变的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马瑾;钟勇;董方田;施维;王韧琰;王湘燕;;肝豆状核变性及眼部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生弟;罗晓光;;肝豆状核变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苏春芝;;肝豆状核变性诊治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旭;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N];健康报;2007年

2 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教授 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N];健康报;2007年

3 朱广苓 陈颖;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N];健康报;2009年

4 周颖;安徽省中医院肝豆状核变性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尹慧文;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率高[N];大众卫生报;2012年

6 杨任民;铜与肝豆状核变性[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娇子;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八成被误诊[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记者 左朝胜;我国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科技日报;2001年

9 黄树春;眼科助诊肝豆状核变性[N];健康报;2007年

1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 何纲;半数肝豆状核变性被误诊[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沁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骨质疏松可能原因分析以及骨关节病变的临床特点[D];复旦大学;2014年

2 章悦;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量表编制及头影测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谷绍娟;肝豆状核变性遗传和致病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易露茜;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叶盛;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外显子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徐鹏景;弱视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视觉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的噪音与模型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童德军;湖南地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热点和多重PCR反向杂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程琪;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孙明然;伴有肝脏损伤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变异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韩永升;肝豆状核变性神经心理学及神经影像学表征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婷婷;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应评价及对铜负荷大鼠干预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伟;33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颅脑核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秋水;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胡雅;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的临床特征及解郁疏肝汤干预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吉一U,

本文编号:1019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19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