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微栓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微栓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微栓子(ME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将其按采用的阿托他汀剂量分为10 mg组和20 mg组,各80例,同时在患者入院第1天及第7天行MES监测,观察MES数量变化。并观察入院第2天及1周后LDL变化情况。结果 10 mg组和20 mg组第2天的LDL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20 mg组与10 mg组相比LDL水平明显较低(P0.05);10 mg组第1天平均MES数量为(5.38±1.26)个,1周后为(1.56±0.33)个;20 mg组第1天平均MES数量为(5.45±1.34)个,1周后为(1.51±0.47)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0天两组MES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较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好;同时此药可明显减少MES的数量,但短期内不同剂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长期使用较高剂量药物对减少MES的作用更佳。
【作者单位】: 陕西省子长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微栓子
【分类号】:R743.33
【正文快照】: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是当今世界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颈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脱落导致动脉栓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塑华,李爱云;20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微栓子监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李燕辰;李玲;张淑敏;何梅芳;;微栓子监测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周玉珍,徐丽君,王春芝,丁勇民;112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5期
4 沈焱;白向东;马瑞莲;杜秦川;张淑敏;魏欣;李玲;高志嵩;程继明;邓长林;王静;;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5 范建南,戴亚莉;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经颅多普勒微栓子检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6 顾慎为;王晔;;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5期
7 申丽红;梁小乐;高旭光;;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3期
8 许其诚;;微栓子在不可逆性休克产生上的作用[J];天津医药杂志;1965年08期
9 王华;苏兰军;李斌;王学良;李素霞;;微栓子脱落时脑保护伞处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S1期
10 宋冉;王玲;;微栓子监测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测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杨;沈卫平;郭志力;倪秀石;;微栓子成分和大小与脑组织损害相关性的实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潘旭东;周润泽;;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监测分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3 祁风;余科;韦朝霞;刘祖佑;;微栓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缺血事件再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徐丽君;姬卫东;周玉珍;王春芝;丁勇民;;脑微栓子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宁敏;吴亦影;倪秀石;;脑梗死阈值下微栓子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Aβ1-42蛋白沉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金行;史载祥;刘燕;张硕峰;孙建宁;;急性脑梗死TCD实时微栓子监测其实验验证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徐丽君;姬卫东;周玉珍;王春芝;丁勇民;;伴颈动脉病变脑梗死患者微栓子监测分析[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期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伟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定义及发病机制[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田成林;蒲传强;李雪梅;李正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焱;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4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4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