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10-18 11:23

  本文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 病情转归 预后评估


【摘要】: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从而出现局灶神经缺损等临床表现。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尤其在我国华北地区,由于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运动量少及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依据头CT或MRI,但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头CT在脑梗死发病24小时内不能准确显示责任病灶(除大面积脑梗死),头MRI中弥散成像(DWI)可以在发病2小时内显示出梗死责任病灶,但头颅MRI检查时间较长,对于某些意识不清、存在金属植入等不能配合的患者不能行头核磁检查,并且头核磁检查费用较为昂贵,目前基层医院尚未完全普及。期待有能够快速检测的血清标志物对急性脑梗死做出早期、快速的诊断及病情危险程度的评估,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血清学指标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光抑素C、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rain acid binding protein,B-FABP)、胶质原纤维蛋白、髓磷脂基础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作为目前国内外较新的研究目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转归中的作用,并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本实验旨在为临床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血清学指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1.选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三个亚组:轻度(NIHSS评分4分)组33例、中度(NIHSS评分4-15)组70例、重度(NIHSS评分15分)组6例,选择同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H-FABP及NSE,并在发病前及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NIHSS评分),根据头CT或MRI测量梗死体积。3.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时及治疗后的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差异,并观察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FABP、NSE与脑梗死体积、入院时NIHSS评分的关系。4.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法(ANOVA),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规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及短暂性脑缺血组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前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FABP高于短暂性脑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梗死组中各亚组的关系: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血清H-FABP依次升高,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血清H-FABP也升高(P0.01),血清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ACI组发病时血清H-FABP与发病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s=0.338、0.246,P0.01),血清NSE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0.203,P0.05);梗死体积与发病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265,P0.01);5.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FABP、NSE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血清H-FABP、NSE的差值与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s=0.665、0.51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异常升高,并与入院时神经损伤程度及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治疗前后血清H-FABP、NSE差值与NIHSS评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及预后转归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特异性及敏感性。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 病情转归 预后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前言12-14
  • 材料与方法14-16
  • 结果16-17
  • 附表17-18
  • 讨论18-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6
  • 综述26-38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 个人简历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平,马达,王万相,郭乃洲;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2 朱澜,吴国求;一步法测定血清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姜玉章;;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3期

4 刘鹏;陆怀秀;殷正丰;;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31期

5 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0年03期

6 杨海静;夏艳;陈卫;;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7期

7 陈慧梅;陈惠萍;;脂肪酸结合蛋白3的基础与临床[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年01期

8 彭家和;董金瑜;张艳;江渝;;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22期

9 冯建忠;李铁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10 王伟娜;华川;;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晓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谢培怡;李亚平;陈佩儿;张坤仪;任能博;;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3 刘玲玲;;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林高贵;曾云祥;赵春;孟凡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董金瑜;刘红;彭家和;张艳;王永超;李良鹏;王强;何超;江渝;;法尼酯X受体下调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表达[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潘莉雅;王新颖;黎介寿;;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密;包玉倩;陆志刚;李华婷;王晔;高美芳;魏盟;贾伟平;;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邓荣春;陈会;孙敬;;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邹汉军;沈建华;蒋华良;;脂肪酸结合蛋白如何结合解离脂肪酸?一个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雅敏;门贺伟;杨龙;;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诊断[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亚平;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维生素D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体脂分布的关系[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孟祥志;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肖扬;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杰;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5 金昕晔;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疫苗预防高脂喂养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鸣;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介导脂肪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引起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岩岩;慢性心力衰竭儿童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ST2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3 盛南;全氟烷基化合物与人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亚楠;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君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D];承德医学院;2016年

6 宋巍;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亲脂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郑伟;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儿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新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年

9 王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元凤;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血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4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54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