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现状及其与卒中复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9 01:48

  本文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现状及其与卒中复发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缺血性卒中 复发 依从性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在逐渐演变。目前,脑卒中已经居于我国致死和致残性疾病的首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相较于其他疾病,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升高。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服用率并不理想,给卒中的二级预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本研究旨在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1年内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及停药原因,分析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与卒中复发的关系,比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教育及实施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30号至2015年1月30号期间收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10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分为阿司匹林组(出院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和氯吡格雷组(出院时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吸烟史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获得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服药(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情况、停药原因以及复发情况,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阿司匹林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6个月、1年时阿司匹林的服药率分别为98.5%、88.7%、83.6%,其中出院1年和6个月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2氯吡格雷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6个月、1年时氯吡格雷的服药率分别为74%、61.9%、55.1%,其中出院1年和6个月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3阿司匹林组患者随访至1年时,阿司匹林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复发率分别为13.1%、30.9%,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4氯吡格雷组患者随访至1年时,氯吡格雷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复发率分别为11.6%、21.8%,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5脑卒中患者随访至1年时,氯吡格雷依从性好的患者和阿司匹林依从性好的患者,其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1.6%、13.1%,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阿司匹林组患者停药的原因分布为: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5.5%)、输液预防或改用其他药物(17.0%)、自觉无需服药(12.8%)、害怕出现副作用(12.8%)、疗效差(10.6%)、副作用(10.6%)、不知服药持续时间(6.4%)、经济因素(4.3%)。7氯吡格雷组患者停药的原因分布为:症状好转自行停药(16.9%)、输液预防或改用其他药物(13.3%)、自觉无需服药(19.3%)、害怕出现副作用(6%)、疗效差(6%)、副作用(3.6%)、不知服药持续时间(14.5%)、经济因素(2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服药依从性较差,且在出院6个月内,随出院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出院6个月后服药率下降不明显。2氯吡格雷的服药依从性低于阿司匹林的服药依从性,其停用的主要原因为经济问题。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与卒中复发相关,服药依从性好,其卒中复发率低。4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缺血性卒中 复发 依从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13
  • 结果13-16
  • 附图16-17
  • 附表17-22
  • 讨论22-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 脑卒中二级预防及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35-47
  • 参考文献42-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系列问答66——如何改善患者的依从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年01期

2 丁小青,周琛华,黄红艳;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11期

3 王亚玲;薛君玲;;关爱老年住院患者 提高治疗依从性[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1期

4 吴丽红;陈琼;刘德英;;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1期

5 朱永玲;;非知识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6 罗媛玲;杨艳萍;甘萍;胡梅;;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天津护理;2006年06期

7 苗天爱;王功朝;王春芹;;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8 潘丽;郭燕妮;张静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7期

9 闫改菊;;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7期

10 张巧焕;史婵;于丰;;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陈宇洁;;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祝敏芬;;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护理分卷)[C];2005年

3 刘灵洁;谢于鹏;曾海环;孙福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阻鼾器治疗的依从性分析[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许骁玮;孙燕燕;汪芬;;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依从性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辛玉莹;满鑫;蒋巍;;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应用依从性的影响[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李斌;陈宇洁;;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陆骏;;知信行模式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A];健康促进与护理[C];2005年

8 陈正昕;金卫东;陈炯;徐方忠;王鹤秋;;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马善英;;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及预防对策[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赵钰;;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依从性影响程度的临床调查[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陈福新;“八招”提高治疗依从性[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刘景峰;提高依从性须从细节抓起[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驻京记者  孙书博;治疗依从性被忽视 复发风险将加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余志平;病人服药不依从性影响因素初探[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记者 崔昕;以人性化疗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谢明卿;什么是药物治疗的依从性[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徐莲芝;依从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N];健康报;2004年

8 河北省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梁震宇;提高患者依从性[N];健康报;2010年

9 记者 朱国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贾海忠;医生必须注重“行医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红英;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和态度与信念量表的编制及重庆市常模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红红;HIV/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治疗结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孙海波;慢丙肝抗病毒治疗中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及CD24预测病毒清除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苗苗;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构建[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淑浩;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3 赵红霞;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干预[D];郑州大学;2015年

4 张倩倩;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5 田彦;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姚娜;西安地区HIV/AIDS患者ART依从性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黄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依从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8 辜玉磊;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邱廴,

本文编号:1058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58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