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GM1联合生长因子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2:14

  本文关键词:GM1联合生长因子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GM1 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元样细胞


【摘要】: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群能不断自我更新、分裂增殖,且具多谱系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能有效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对细胞几乎无毒副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神经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神经细胞分化和成熟过程必不可少,并可保护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GM1联合生长因子(b FGF+EGF)能否更为高效地促进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细胞替代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行原代、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取第3代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CD29、CD105、CD34、CD45);同时鉴定其多分化潜能。将第3代BMSCs分四组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A组:单用生长因子(b FGF+EGF);B组:单用GM1;C组:GM1联合生长因子(b FGF+EGF);D组:对照组。分别在正式诱导前、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Nestin、β-TubulinⅢ、GFAP的阳性表达率并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培养瓶24h后可见多数细胞已贴壁,48h首次全量换液,可见较多骨髓单个核细胞散在分布。原代培养5-6天可见散在分布的短梭形、多角形或宽大扁平形细胞而形成的集落;8-11天,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形态逐渐变成梭形;14-16天,细胞逐渐铺满培养瓶底,可达80%-90%融合,呈漩涡状分布;传代后的细胞,形态与原代相似,但其生长潜伏期明显缩短。流式细胞术鉴定第3代BMSCs表面标志物呈CD29(+)、CD105(+)、CD34(-)、CD45(-);同时其具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潜能。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之前,四组细胞Nestin、β-Tubulin、GFAP表达均呈阴性;正式诱导2-4天,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且C组高于A、B、D组;正式诱导6-8天,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所降低,而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则呈较明显上升趋势,且C组较A、B组升高明显。综合实验数据,C组的Nestin、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A、B、D组。结论1.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细胞贴壁培养法来分离、培养BMSCs,可获得较高纯度的BMSCs,且细胞活性较高,适用于进一步实验研究。2.GM1联合生长因子(b FGF+EGF)相比单独的生长因子(b FGF+EGF)或GM1,可更为高效地促进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GM1 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元样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1
【目录】:
  • 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引言10-13
  • 1 BMSCs的分离、原代及传代培养、冻存和鉴定13-23
  • 1.1 实验材料13-14
  • 1.1.1 主要实验试剂13-14
  • 1.1.2 主要实验仪器14
  • 1.2 实验方法14-17
  • 1.2.1 BMSCs的分离、原代及传代培养14-15
  • 1.2.2 细胞计数15
  • 1.2.3 细胞活性检测15
  • 1.2.4 细胞冻存和复苏15-16
  • 1.2.5 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的纯度16
  • 1.2.6 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诱导分化的鉴定16-17
  • 1.3 实验结果17-20
  • 1.3.1 BMSCs的分离、原代及传代培养结果17-18
  • 1.3.2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18-19
  • 1.3.3 B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结果19
  • 1.3.4 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诱导分化的鉴定结果19-20
  • 1.4 讨论20-23
  • 2 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23-32
  • 2.1 实验材料23-24
  • 2.1.1 主要实验试剂23
  • 2.1.2 主要实验仪器23-24
  • 2.2 实验方法24-25
  • 2.2.1 玻片预处理24
  • 2.2.2 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24
  • 2.2.3 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样细胞24-25
  • 2.2.4 统计学分析25
  • 2.3 结果25-29
  • 2.3.1 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及数据分析25-29
  • 2.4 讨论29-32
  • 3 结论32
  • 参考文献32-35
  • 附录A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35-36
  • 附录B 文献综述36-43
  • 参考文献40-43
  • 在学研究成果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李红乐,李树浓;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6期

2 袁维,路磊,刘宏志,芮刚,孔令强;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黄文,张成,陈松林,张为西,姚晓黎,曾缨,黄慧,冯善伟,柳太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牟大鹏;苏冠方;徐春玲;王世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3期

5 陆长青;冉黎;张全波;王凡;;丹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7期

6 潘国强;王相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7 朱福良;景成伟;;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3期

8 陈谦;陈静;崔颜宏;庄琴;胡萍萍;龚爱华;张志坚;;不同培养代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分化能力的比较[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9年01期

9 赵永旺;李光来;薛芳;李东芳;连霞;;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04期

10 陆华;惠国桢;苗宗宁;吴卫江;蒋云召;葛风;房文峰;徐杰;朱爱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俊龙;许志恩;;细胞密度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杜杰;郭侃;王顺蓉;邓莉;高小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3 王新平;任宁;张文治;苏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杜晓鸣;崔乐;朱登祥;魏会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5 符岳;黄子;王彤;方向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余彦;李玉美;余资江;肖朝伦;康朝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7 肖朝伦;李玉美;余资江;余彦;戈果;;人参皂甙和维甲酸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8 吴晓牧;杨志刚;丁伟荣;柳U,

本文编号:1095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95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