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7:21

  本文关键词: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钙 重度颅内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摘要】:目的:采用头颅核磁共振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评价并比较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单用对伴有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血脂的影响,并且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ular disease ICVD)的复发率以及评价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ICVD患者共71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MRA评定为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共2组,A组共入组37例病例,采用ICVD的常规治疗方法+阿托伐他汀钙20mg 1/晚,B组共入组34例病例,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20mg 1/晚+普罗布考0.25g 2/日。随访观察6个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头颅MRA的表现情况。并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等以及观察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胃肠道症状、感觉异常等)。结果:1血脂水平分析: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中TC、TG、LDL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DL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B组的HDL水平较前下降(P0.05见Table2)。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中的TC、TG、LDL、HDL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Table3);而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TC、TG、LDL浓度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与A组相比,B组TC、TG、LDL、HDL浓度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4)。2头颅MRA结果比较:经6个月治疗后,随访患者复查头颅MR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AS变化情况,A、B两组的好转率为27%、51.5%,结果显示:B组的IAS好转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5)。3 ICVD复发率比较:治疗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两组均没有出现患者脑梗死复发者;而观察6个月时,发现A组中有6例患者复发ICVD;B组中有0例ICVD复发;两组之间的ICVD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6),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的ICVD复发率较低。4药物安全性评价:A、B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8.11%、11.8%,其中B组中有1例患者因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动过缓而退出试验,A组、B组内各有3例肝酶轻度升高,但升高3倍ALT正常值,继续服药并在1月后复查,指标恢复正常。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7)。结论:对伴有IA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阻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甚至逆转动脉硬化,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而其药物不良反应率较单用阿托伐他汀钙并未明显增加,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钙 重度颅内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5
  • 结果15-16
  • 附图16-20
  • 附表20-23
  • 讨论23-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综述 颅内大动脉狭窄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32-52
  • 参考文献44-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畅;李向平;;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9期

2 巴玉兰;杨新玲;;普罗布考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09期

3 赵刚,周京敏,李双杰,卜丽萍,章朝霞,张新刚,李高平,葛均波;普罗布考对高脂家兔胸主动脉内皮储备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3期

4 朱冰坡;范利;;抗氧化制剂普罗布考的临床研究现状[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5 田德蔷;魏丽荣;;普罗布考致严重腹泻1例[J];医药导报;2008年08期

6 林毅;罗助荣;盖晓波;;普罗布考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17期

7 张坤;何晓华;王占奎;;针灸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9年04期

8 李婷婷;郭媛;;普罗布考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前景[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4期

9 刘朋;;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9年03期

10 李婷婷;郭媛;;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凯;李永健;;普罗布考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梅斌;章军建;刘煜敏;;兔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普罗布考对血管内膜生长因子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江俊麟;张晓红;邓汉武;李元建;;普罗布考保护内皮细胞损伤与降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A];湖南省生理科学学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檀国军;任国勇;;普罗布考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5 卜海富;刘德宝;桂斌捷;;联合应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刘玲;钟玲;廖晓辉;陈建伟;张玲;;普罗布考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西南地区第1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蒋晓真;赵晓晖;陈蕊华;顾哲;顾佩莉;周斌;朱震宏;徐凌燕;邹宇峰;;普罗布考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金雪婷;孙爱军;王克强;邹云增;葛均波;;普罗布考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成熟及作用机制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成凤;刘群;;阿司匹林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欧柏青;姜德谦;张社兵;张小炼;刘虹;田轶伦;;普罗布考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ractalkine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天舒;老药新用保护肾功能[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俊杰;他汀类药物与抗氧化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2 韩姗;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倪占玲;普罗布考促进小鼠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吴蓉;降脂药普罗布考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洪绍彩;普罗布考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金雪婷;普罗布考通过树突状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王清勇;普罗布考预处理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4年

8 富华颖;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欧柏青;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氟伐他汀/普罗布考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阳石坤;普罗布考通过P66Shc保护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云;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及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陈东;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PRMT1/DDAH/ADMA/NOS通路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季晨;血清淀粉样P物质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吕领燕;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伴HHcy的AS患者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李晓羽;强化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对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佩璐;阿托伐他汀及联合普罗布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霍振霞;普罗布考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MDA、MLK3、P-P38、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赵雪萌;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徐晓娜;普罗布考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斑块稳定性及热休克蛋白60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邵利娟;普罗布考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2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