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发布时间:2017-11-06 10:30

  本文关键词: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更多相关文章: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分类号】:R739.45
【正文快照】: rence or progress.Conclusion:The combining trans-subtemporal and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keyholeapproach is simple,safe,and minimally invasive,and an ideal operation approach of petroclival menin-gioma.To master the operation skills and the intraoperat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晔,李昭钧,胡东方;X刀治疗脑膜瘤24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0年03期

2 林志国,戴钦舜,阎志军;脑膜瘤细胞X线敏感性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庞琦,徐广明,张珑,胡永生,王成伟;脑膜瘤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J];肿瘤防治杂志;2000年04期

4 赵学明,闫青云,孙之洞;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费舟,章翔,王占祥;儿童脑膜瘤10例[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6期

6 马元煦;曹海光;于春莉;;脑膜瘤颞骨广泛浸润1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7 杨长伟;胡宗强;胡国汉;;脑膜瘤的复发和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1年02期

8 端木建华,庞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脑膜瘤[J];山东医药;2001年19期

9 钟鸣,诸葛启钏,郑伟明,吴近森;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脑膜瘤[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05期

10 徐广明,杨树源,刘杰文;脑膜瘤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与脑膜瘤增殖活性及凋亡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东;;脑膜瘤中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岷;;老年人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附3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玉光;;儿童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爱军;曹培成;王永和;刘维生;刘琦;邱少博;卜振富;;老年脑膜瘤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长期随访[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宏;张学新;苏君;杨海城;;60岁以上老年人脑膜瘤的外科治疗[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薛中南;;巨大脑膜瘤34例手术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黎辉;詹娜;;148例脑膜瘤临床病理与预后[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玉光;;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蕊;;脑膜瘤患者术后护理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喻敬国;;脑膜瘤形状与其复发关系的探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远深;儿童期脑膜瘤误诊率高[N];健康报;2008年

2 匡远深;儿童脑膜瘤易与多种肿瘤混淆[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寸恩浩;头痛不止原来是脑膜瘤[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聂松义 李华虹 刘乙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实施动脉瘤合并脑膜瘤切除术[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匡远深;伽马刀“直捣”颅底脑膜瘤[N];健康报;2005年

6 朱丽丽;成功摘除罕见颅底脑膜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龄讯;欧盟警告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可致脑膜瘤[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高国起;山东脑膜瘤与瘤周脑水肿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通讯员 秦顾 记者 顾泳;鼻孔“入路”切除脑膜瘤[N];解放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匡远深 通讯员 石静;切除海绵窦区脑膜瘤有新术式[N];健康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脑膜瘤全切术后复发与生长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5年

2 陶英群;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对脑膜瘤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宫杰;多发性脑膜瘤的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董月青;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脑膜瘤发生及侵袭生长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段波;环境雌激素双酚A对人脑膜瘤影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方亮娟;脑膜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及特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赵一清;脑膜瘤瘤周硬膜血管增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凸面脑膜瘤切除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欧一博;脑膜瘤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曲福君;岩骨后脑膜瘤的解剖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刘震洋;RIZ1基因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脑膜瘤恶性增殖中的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桥显;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2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3年

2 牛树江;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脑膜瘤切除术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附21例病例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梁颖莉;脑膜瘤中HER2、p-AKT、脂肪酸合酶及Ki-67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岳松虹;CT能谱联合MR波谱技术在脑膜瘤分级分型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郭正;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许振喜;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赵庚水;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冉;减影MRI对脑膜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148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48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