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以左旋多巴类制剂为基础治疗评价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00:20

  本文关键词:以左旋多巴类制剂为基础治疗评价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雷沙吉兰片 原发性帕金森病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以安慰剂为对照,评价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作为左旋多巴类制剂的辅助用药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筛选333例原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按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所有的受试者均给予基础用药左旋多巴类制剂,按受试者试验前的剂量用药。在此基础上,受试者根据入组先后顺序,随机使用雷沙吉兰或安慰剂。雷沙吉兰片/安慰剂初始剂量0.5mg/次/日,口服2周;第三周开始剂量增加至1mg/次/日,连续服用12周;第15周开始减小剂量为0.5mg/次/日,服用2周至试验结束(第16周)停药。从开始用药起,在第2周、6周、10周、14周、16周受试者需到医院随访,每次随访研究者会回收发放试验药物和受试者日记卡,对受试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做安全性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等。试验结束后,进行第一次揭盲,根据随机号对应的组别分为A组和B组。统计试验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验证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作为左旋多巴辅助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统计分析结束再次揭盲,确定雷沙吉兰组和安慰剂组。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A、B两组治疗16周后,每日“关”期时间与基线的差值(前-后)A组(1.00±1.50)h,B组(0.03±1.14)h,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58,P0.0001);(2)次要疗效指标:A、B两组治疗16周前后,UPDRS总评分与基线的差值A组(11.99±14.08),B组(4.37±9.41),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5.80,P0.0001);UPDRS-I评得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值A组(0.55±1.38),B组(0.24±1.30),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33,P0.05);UPDRS-II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值A组(3.51±4.04),B组(1.25±3.28),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5.10,P0.0001);UPDRS-III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值A组(7.21±1.38),B组(2.52±6.07),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5.20,P0.0001);UPDRS-IV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值A组(0.71±1.16),B组(0.36±1.17),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3.00,P0.05);使用左旋多巴单日的总剂量与基线的变化差值A组(0.27±73.66)mg,B组(-14.95±59.46)mg,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98,P0.05)。(3)安全性指标:A组、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1.21%和32.53%,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68,P0.05);A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B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0.6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0000);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48%和15.6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2=7.91,P0.05),除呕吐(两组发生率比较c2=5.10,P=0.0240)外,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试验结果是FAS集中的数据,PPS集与FAS集的结果一致。结论: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作为左旋多类制剂的辅助用药比单独使用左旋多巴更能有效缩短每日“关”期时间,缓解开关现象;更能有效减少UPDRS评分,显著改善患者整体病情状况,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症状,对稳定PD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也有较好疗效,能够减少左旋多巴类制剂使用剂量的增加幅度,可以缓解因长期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类制剂引起的运动症状,而且安全性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orchounov A;Kessler K.R;Yakhno N.N;张殿增;;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决定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2 ;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的建议(1998年)[J];现代实用医学;2002年12期

3 赵仁亮,王春霞;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IGF-1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23期

4 蒋雨平;王坚;丁正同;邬剑军;陈[?;;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05年)[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1期

5 赵永波;;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6期

6 王怡;;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09年12期

7 许强;朱涛;;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年03期

8 罗毅,王新德;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的建议(1998年)[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2期

9 王新德;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的建议(1998年)[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10 罗毅,王新德;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的建议(1998年)[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艳艳;王丽娟;王丽敏;;MIF和MMP-3在PD外周血中的表达[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萍;张本恕;;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几种常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赵萍;张本恕;;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几种常见帕金森叠加征的FDG PET显影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建国;马羽;张凯;葛明;张颖;;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随访报告[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杜卫东;许洪升;孙中武;唐先发;汤华阳;陈刚;郝加虎;张学军;;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A118G多态性可能是散发原发性帕金森病一个潜在的易感位点[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军艳;杨明会;李敏;;补肾活血法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许洪升;杜卫东;孙中武;唐先发;汤华阳;郝加虎;张铮;张学军;;P2X7基因C489T和NQO1基因C609T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分析[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长鸿;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H-MRS应用价值高[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建群;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志;以左旋多巴类制剂为基础治疗评价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曹连平;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异质性的~1H-MRS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峗;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4 谈世东;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影像及其嗅觉功能的对比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良;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自噬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赵萍;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几种常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与~(18)F-FDG PET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吴武林;常规MRI和~1H-MRS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价值[D];中南大学;2008年

8 韦玉山;MAPT基因与原发性帕金森病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9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59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