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17例

发布时间:2017-11-10 23:05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17例


  更多相关文章: 周围型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摘要】:目的报道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1岁),1例为偶然发现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伴有脑实质内血肿,1例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为偶然发现的其它部位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位于小脑上动脉1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3例。囊性动脉瘤9例,夹层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均为小动脉瘤,2例梭形夹层动脉瘤缺乏明确瘤颈,15例为窄颈,其中5例体-颈比≤2,10例体-颈比2。结果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囊状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囊状动脉瘤和2例夹层囊状动脉瘤不全闭塞,1例夹层囊状动脉瘤瘤颈残留;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完全闭塞,1例不全闭塞、载瘤动脉部分闭塞。术后3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其他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为0分14例,2分1例,4分2例。术后6~9个月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显示,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3例不全闭塞,1例瘤颈残留患者复发;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1例载瘤动脉再通。末次随访显示14例保持m RS评分0分,1例保持4分不变,2例m R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外科手术治疗较困难的周围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何种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取决于动脉瘤部位、性质、形态、血管入路迂曲程度和载瘤动脉供血区功能重要程度。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放射科;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22500)
【分类号】:R743
【正文快照】: 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指发生于Willis环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分支远端的动脉瘤,临床上比较少见[1],过去10余年间已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2-12],但对其治疗策略仍缺乏广泛共识。我们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治疗结果及临床应用经验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和平,王长福,靳海英,张杰;恶性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医护人员的防护[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2 于伟东;史怀璋;李杰;缪中容;赵跃平;;血管内介入治疗1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8期

3 刘新峰;;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一个值得神经科关注的领域[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1期

4 刘作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J];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2008年04期

5 马世红;强彩芹;范百亚;张海学;杜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山东医药;2010年32期

6 武国德;张振昶;李鑫;李健雄;曹骅;张廷华;藤庆兰;石正洪;罗福明;;血管内介入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07期

7 ;精彩栏目介绍——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例荟萃[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02期

8 陈刚;李俊;徐国政;潘力;杨铭;秦尚振;马廉亭;;颅外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18期

9 马荣耀,石军峰,王天才,魏春华,张继东,王相阁;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9例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胡艳飞;胡素银;;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求理;;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黄求理;;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附31例分析[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作勤;;血管内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反思[A];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首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山东省第16次放射学会议暨山东省第14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顾大东;楼云成;魏莉;裘互顺;何宇平;吴舟良;杨越;周劲建;赵轲;;基层医院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开展及前景评价[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作勤;;血管内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反思[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小慧;赵四海;张和平;王长福;靳海英;;恶性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医护人员的防护[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天晓;;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回顾与进展[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黄求理;宋侃侃;柴小民;吴安乐;施建国;居洁勤;王兰芳;;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跃伟;高鹏;关晓辉;;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基础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张和平;靳海英;张杰;架祥;张晓民;王常福;;恶性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与对策[A];河南省第二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新乡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省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新乡市影像诊断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吉平 严大升;为病人拆除“定时炸弹”[N];解放军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庆凯;手术夹闭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对比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4年

2 龙飞;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姚群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杨钟熙;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附856例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彬;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D];山东大学;2010年

6 邱鹏;70岁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D];吉林大学;2010年

7 孙美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8 鲍庆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莫杭波;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赵旭;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8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68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