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深圳市空气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3 16:07

  本文关键词:深圳市空气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空气污染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深圳市空气PM2.5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深圳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短期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深圳市2014年空气污染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空气PM2.5滞后7 d、PM10滞后5 d和SO_2滞后5 d分别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最强,日均浓度每上升10μg/m3,可分别导致深圳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27%(95%CI:0.06~0.48),0.18%(95%CI:0.04~0.32)和1.00%(95%CI:0.19~1.8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引入模型后,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深圳市空气PM2.5、PM10和SO_2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急性影响,会增加死亡风险。
【作者单位】: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01)
【分类号】:X513;R54;R743
【正文快照】: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大气颗粒物尤其是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3]。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深圳市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广泛关注。但由于PM2.5在2013年才纳入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国内关于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研究较少,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燕萍;张志琴;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太原市空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急性影响的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1期

2 王宛怡;王旗;;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郁;侯青;;2000-2010年北京空气持续污染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12年06期

2 查燕;张银龙;;城市地表尘中多环芳烃来源、暴露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15年03期

3 张楚莹;王书肖;赵瑜;郝吉明;;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09年07期

4 李芙蓉;毛德强;李丽萍;;广义相加模型在气温对人群死亡率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8期

5 刘耀术;赵庆国;梁志江;武丽;;大气污染对女性健康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06期

6 符海欢;田娜;商惠斌;张彬;叶素芬;陈晓秋;吴水平;;模拟不同排放源排放颗粒及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7 黄成;岳强;黄阳晓;张奇;史元康;黄向峰;冯子凌;;粤北韶关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特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年03期

8 缑丙富;;探讨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分布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03期

9 蔡嫣然;王成岗;;某市PM2.5与呼吸科门诊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14期

10 周洪霞;蒋守芳;郭忠;张宇新;高红霞;孟令丽;;唐山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乃杰;蒋志;李津;张德山;;北京市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气象预测模型建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仁杰;复合型大气污染对我国17城市居民健康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分定;PMF、CMB、FA等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模型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虞中杰;上海市河网水体溶存氧化亚氮和甲烷的时空分布及排放通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丽英;广州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4 彭江滨;相乘—可加危险模型及其在生存分析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伊丽米热·阿布达力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多环芳烃粒径分布及DNA损伤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6 刘金莹;利脑心胶囊二次开发的药效学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施淼;福州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致胎儿心血管畸形流行病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鲍玉星;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美秀;长春市秋季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及其分布特征[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周梦丽;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中国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彬,王彤,王琳娜,陈长生;广义可加模型共曲线性及其在空气污染问题研究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郑灿军;王菲菲;郭新彪;;大气PM_(2.5)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1期

3 杨敏娟;潘小川;;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4期

4 胡婧;邓芙蓉;郭新彪;;大气细颗粒物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7期

5 孟紫强;张剑;卢彬;;沙尘天气细颗粒物对高血压日门诊人数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5期

6 孟紫强;卢彬;张剑;;沙尘天气颗粒物对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年01期

7 孟紫强;张剑;杨振华;卢彬;;沙尘天气细颗粒物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年03期

8 丁克兰;柳波;马建龙;王妍;高维仁;穆亚梅;;沙尘天气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关系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9 邓芙蓉;郭新彪;胡婧;吕鹏;;气管滴注大气细颗粒物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机制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09年01期

10 戴海夏,宋伟民,高翔,陈立民,胡敏;上海市A城区大气PM_(10)、PM_(2.5)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相关分析[J];卫生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我运动,我健康 多渠道控制心脑血管疾病[J];食品与生活;2004年08期

2 全由;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J];家庭科技;1997年10期

3 姜琳 ,王茜;嗜盐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J];家庭科技;2004年10期

4 张晓平;张燕萍;封宝琴;齐惠萍;史建平;李海平;;太原市大气污染对65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急性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6期

5 ;ω-3与老板健康[J];沪港经济;2004年05期

6 ;吃柚子需谨慎[J];中国减灾;2007年03期

7 郑山;王敏珍;王式功;陶燕;尚可政;;大气污染物对兰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7期

8 严俊;;教你应对“六月泻”[J];食品与健康;2011年06期

9 阮烨;牛静萍;张莉;张秉玲;孟军亮;;冷空气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流变指标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09期

10 杨秉辉;;应该提倡积极的健康观[J];食品与生活;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明;;心脑血管疾病的新探索[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宝鉴;张书余;谢静芳;秦元明;;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和预报研究[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霞;李素芹;张大辉;;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4 夏雪君;;饮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A];饮茶与富裕型疾病防治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魏铁力;陈英群;邓構;;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药物探秘[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雷同康;;用一种复方药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7 危小军;廖伟;廖祥中;;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社区医疗模式初探[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维;;宝曲对心脑血管疾病综合调治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上\龊胨,

本文编号:1219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219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