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鲁氏菌 Omp31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小胶质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构建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的原核重组质粒p ET-30a-omp31,表达并纯化Omp31融合蛋白,通过检测Omp31融合蛋白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后细胞因子TNF-α、IL-6及HMGB1的分泌情况及TLR4 m RNA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及HMGB1/TLR4信号转导通路是否介导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过程,并探讨Omp31融合蛋白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31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Omp31蛋白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Omp3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omp31,表达、纯化布鲁氏杆菌Omp31融合蛋白,并用不同浓度的Omp31融合蛋白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然后用ELISA方法测定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及HMGB1的分泌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用RT-q PCR测定TLR4基因水平的转录与表达。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双酶切及测序验证证明成功构建了Omp3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omp31。通过对原核重组质粒p ET-30a-omp31进行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得到了Omp31融合蛋白,其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31k Da左右。将不同浓度的Omp31蛋白刺激小胶质细胞,发现该蛋白能诱导小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6及HMGB1,其中几乎各组TNF-α,IL-6的分泌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ug/ml组、2.5ug/ml组及5.0ug/ml组引起的HMGB1的分泌量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蛋白浓度在2.5ug/ml时TNF-α及HMGB1的表达量最高,蛋白浓度在5.0ug/ml时IL-6的表达量最高,之后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量逐渐下降。在小胶质细胞中有TLR4 m RNA的表达,其表达量随蛋白浓度不同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0.5ug/ml组、1.0ug/ml组、2.5ug/ml组及5.0ug/ml组较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流式细胞学检测发现Omp31融合蛋白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同空白对照组相比,Omp31融合蛋白刺激组的HMGB1分泌量及TLR4 m RN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同时TNF-α、IL-6的表达也明显上调,说明HMGB1/TLR4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该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参与了Omp31蛋白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过程。同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也可能对感染的小胶质细胞的凋亡起着抑制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一星,王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8期
2 李小媚;李爱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解剖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杨逢春;显示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改进[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4 袁琼兰,郭勇,王琼,邓莉,高小青,余鸿,古元;小胶质细胞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初步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锋,朱长庚;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6 蒋平,彭艳,倪健,向正华,焦炳华;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三维分离方法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2期
8 魏桂荣,张敏,董继华,梅元武,刘仁刚;构建一种高产量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1期
9 赵洋;孙素真;;小胶质细胞和癫痫[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王均辉;孙峰波;秦绿叶;岳鑫;于常海;;异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功能[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书珍;李雪梅;牛文泽;陈翔;王果;李泽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捷;刘勇;张蓬勃;肖新莉;吕海侠;李敏杰;康前雁;邓美英;;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来源[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贾思远;雷露雯;王克万;王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离体海马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与定位[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锋;朱长庚;刘庆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在致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赵天智;;血清白蛋白刺激小胶质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敏;袁云;赵培园;李t,
本文编号:122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22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