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出处:《中国卒中杂志》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缺氧预处理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立体定向移植
【摘要】: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source neural stem cells of bone marrow,BMSCsNSCs)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脑梗死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和常氧组,每组各36只,缺氧预处理组造模前3 d进行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两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每组分为3个亚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分别梗死灶同侧尾状核内立体定向移植BMSCsNSCs+BDNF、BMSCsNSCs和DMEM/F12培养基。移植后3 d、7 d、14 d、21 d、28 d、3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个时间点每组取2只大鼠,断头取脑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行CD133、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兔抗微管蛋白(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ceramidase,Galc)免疫荧光染色,了解骨髓源性神经球分化情况。结果常氧BMSCsNSCs+BDNF组、常氧BMSCsNSCs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组7 d、14 d、21 d、28 d和35 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3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移植3 d时缺氧预处理对照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40);移植7 d时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氧BMSCsNSCs+BDNF组(P=0.031)。无论缺氧预处理组还是常氧组,BMSCsNSCs+BDNF组CD133、Nestin、MAP-2、β-tubullin、GFAP、Galc免疫荧光染色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均P0.001);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移植组各检测指标IO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大鼠缺氧预处理后BMSCsNSCs联合BDNF立体定向移植可显著提高BMSCsNSCs的效果。缺氧预处理并不能促进外源性BMSCsNSCs分化,但却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作者单位】: 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青海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Z-722)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很高,在高海拔地区尤为明显[1],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目前仍不能完成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近来年,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的研究成为了中枢神经损伤治疗的研究焦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树源,安沂华;再述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2 黄镇,金国华,徐慧君;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3 朱晓峰;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5期
4 张敬军,夏作理,刘焯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季庆;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近况[J];医学综述;2002年05期
6 田玲;;蛋白可促使神经干细胞移动[J];国外医学情报;2002年09期
7 张敬军,刘焯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04期
8 张国福,林建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2003年03期
9 刘岳文,杜永红,王可,徐正顺;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王任直;张波;窦万臣;郑彤;;神经干细胞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J];医学研究通讯;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华;王文辉;林蕾;;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戴毅;韩忠朝;;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及临床前景展望[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一睿;胡锦;王尔松;奚才华;姚海军;;单层黏附培养技术在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体外稳定增殖和多向分化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佳梅;;脑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的迁移[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魏勇;应大君;张伟;董世武;;幼龄家猪脑SVZ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司银楚;朱培纯;程龙;吴海霞;许红;;去皮层血管对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李学坤;郭安臣;左萍萍;;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亚克隆[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李力;万琪;;小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缺血神经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力;万琪;刘永红;张巍;;小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缺血神经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群渊;;神经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永生化[A];中国组织工程、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德荣;“抑制蛋白”可控制神经干细胞提前分化[N];健康报;2007年
2 孙国根 白毅;灵长类脑内神经干细胞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孙国根;阻碍卒中后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元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出神经干细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沈丽 付钰;神奇的神经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2年
6 时仲省 高思敏 刘春阳;河南医大成功培养人胚神经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梓华;神经干细胞可治恶性脑癌[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许琦敏;脑损伤修复治疗又有新希望[N];文汇报;2007年
9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天坛医院 王忠诚邋院士;神经修复的生力军——神经干细胞[N];健康报;2008年
10 孙国根;神经干细胞并非“全能制造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Miranda磷酸化调控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张坤;极化巨噬细胞与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对脊髓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褚天慈;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胡园园;AF1q在神经发育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郭立云;猕猴胚胎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脑内移植及其在青光眼玻璃体内的转归—探索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任永娟;材料调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曹翠丽;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周虎田;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段发亮;神经干细胞培养、增殖、迁移和分化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许汉鹏;中枢神经系统多潜能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细胞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和体内移植实验[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武雄;MK-801在谷氨酸-Shh信号通路中的阻断作用[D];新乡医学院;2014年
2 冯旭;NeuroD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在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表达[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闫姗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魏维;松果菊苷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周强意;转TrkC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支架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孙爽;孕酮对Aβ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杨明;谷氨酸/NMDA1、Shh介导的成体NSC增殖分化信号通路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10 甘小凤;弓形虫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干扰C17.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2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32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