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凝血机制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01-11 04:16

  本文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凝血机制的变化 出处:《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脑出血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于发病12 h内和24 h采集65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观察组)静脉血,检测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PAP)、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蛋白C(protein 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水平,比较不同时间各项指标差异,并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AT、t-PA、PC水平升高,PAP、PAI水平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12 h内到24 h,观察组患者TAT浓度升高后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余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24 h内凝血功能处于亢进状态,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改变,血液呈低凝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blood coagulation mechanism in acute stag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within 12 h and 24 h collected 6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observation group) venous blood, detection of plasmin antiplasmin complex (plasmin-antiplasmin, PAP),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 protein, C (protein C PC),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thrombin antithrombin complex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 level,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indicators of the time difference, and compared with 5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TAT, t-PA, PAP, PC level, PAI level decrease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P0.05); from the onset within 12 h to 24 h,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AT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d, but still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control group (P0.05)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indicators (P0.05). Conclusi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24 h is hyperactive, accompanied by secondary fibrinolytic activity and blood is low coagulating state.

【作者单位】: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3.34
【正文快照】: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了解急性期患者凝血机制变化规律,可为临床用药时间、剂量、药物及方法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6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凝血功能、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状态变化规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2009年本院诊治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士奇,冀勇,肖接承,张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的动态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2 张璇,胡长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3 张闻东,俞红五,韩为,李佩芳,陈幸生,张友贵,陈浩,周婷,陈颖;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4 陈伟,袁媛,何龙泉,徐芳;清开灵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5 韩为;王键;;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患者sICAM-1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6 蔡秀英;;中药基本方分型论治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7 董建武;鲍春龄;公维志;;头穴透刺提高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8 苏东升,张子诚,钟平;大面积脑梗死的CT检查与治疗[J];安徽医药;2002年04期

9 高建国,王长青;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10 吴高远;高金华;钱洪波;;微创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附34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大鸿;陈建华;刘晓娟;王启春;熊劲;;超早期及早期颈动脉滴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世凤;席刚明;李小丽;秦碧勇;陈光辉;;心理治疗对A型性格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相关研究[A];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邓建中;高毅;齐进兴;牛德旺;;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荣;丁轶;杨久永;;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5 郭敏;;降纤酶和晴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11例[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靳春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20例疗效观察[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涂小平;陈玉;;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建军;马振广;张士凤;;通心络、盐酸丁咯地尔、血栓通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顾玲;高贺通;吴毅;胡永善;李丽华;孙瑶华;唐素霞;徐丽莉;陆志根;王建华;张艳娟;;脑血管病引起偏瘫患者恢复期规范化康复护理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10 王伟祥;;脑卒中后康复医疗对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智平;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史保中;红细胞在创伤性脑内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楚佳梅;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杨冀平;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研究概况和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张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演变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朱冬梅;探讨刺激量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曾庆云;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陈现红;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回顾性分析及其脑水肿发生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东淑;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振虎;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2 陈旭军;头针治疗脑梗塞患者前后外周血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3 郭建文;急性脑出血处理方法的临床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吴秀玲;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葛剑青;血管紧张素原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盛春;针刺足厥阴经穴(太冲)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颅内动脉相关性影响及针刺后时效关系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崔丽;七叶皂苷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8 于洁;中风病急性期四诊信息动态观察及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赵桂君;头穴透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张慧敏;针康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元孝;张清华;王春霞;;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血液纤溶活性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2 侯惠敏,季建中,张俊雨,翟江,陈宗羡,郝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年06期

3 陆士奇,许丽珍,张威,王兆钺;急性脑血管病凝血和纤溶异常的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3年11期

4 孙雪波;;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的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4期

5 石义亭!277500,孔宪兰;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6 黄晓新,姚沛旭,陈洁容;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剑立!110015,王耀山!110015,张明珠;脑出血急性期血清酶的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年04期

2 方向,黄文莺;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监测与康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3 谢兰义;张东光;;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5期

4 唐海军;姚祖培;;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09期

5 李鲜掌;;脑出血87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7期

6 李旭梅;;CT应用12年中脑出血类型的变化[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3年01期

7 庞辉,郑洁,尹建华,左君;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J];临床荟萃;1996年23期

8 欧阳泽伟,周解清,戴如春;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与其预后的关系[J];湖南医学;1998年01期

9 李顺民;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溶栓剂治验一得[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4期

10 吴春梅,文军,葛兴利;脑出血急性期62例心电图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杰;汤燕华;;老年脑出血急性期96例观察护理与对策[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牟歌童;孙鸿辉;;丹参类制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魏淑兰;;护理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王丽娟;冯加纯;;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兴田;胡秋霞;;脑出血急性期的个体化治疗[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宁亚利;盖海云;蒲莉;;星蒌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及护理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唐桂华;况时祥;李玫;;凉血散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初步研究[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振东;罗世坚;;脑出血患者血清MCP-1和RANTES水平的动态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邹立君;王延平;;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机化1例报告[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符为民;姜亚军;吴明华;王永生;常诚;陆海芬;;脑血通颗粒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附80例临床疗效分析[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维明;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闫妍;聆听2009ISC之音[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万同己;胞磷胆碱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董巧云;安全·科学·客观[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执业药师 常怡勇;脑出血为啥还用活血化瘀药?[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何云泽;活血化瘀与出血性中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李丽霞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高三德;中风三个月慎防抑郁高发[N];广东科技报;2008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陈汝兴 教授 周康整理;脑中风治疗研究的进展(四)[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9 吴一福;黄芪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时间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白河;中风回春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刚;高血压对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马明明;Endothelin家族基因SNPs及单体型分子标记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崔元孝;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动态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高培阳;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高培阳;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许峰;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晓秋;淀粉样脑血管病的临床和神经病理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继敏;脑出血模型中铁离子潴留对迟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曾凤;SREBP、Fas/F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唐宇平;凝血酶及大黄对急性脑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江;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志江;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泉兰;脑出血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方方;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出血后灶周组织脑血流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永芳;抵当丸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形态及血流灌注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韦潋滟;125例青年脑出血临床分析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郑毅;高血压病人脑出血的病理改变及脑出血对周围组织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丁远英;白细胞介素6-174G/C、-597G/A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9 牛萍;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脑出血大鼠灶周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牛萍;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脑出血大鼠灶周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0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