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4

  本文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出处:《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胶质瘤 肿瘤强化区域 水肿区域 囊变区域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比较患侧肿瘤强化区域与对侧正常区域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患侧水肿区域、囊变区域及肿瘤强化区域FA值、ADC值,患侧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肿瘤强化区域FA、ADC数值。结果患侧肿瘤强化区域FA数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域,ADC明显高于对侧正常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囊变区域的FA数值明显低于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ADC数值明显高于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患侧肿瘤强化区域的FA数值明显低于水肿区域,ADC数值明显高于水肿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HO分级为高级别的患侧肿瘤强化区域FA数值明显低于低级别,且ADC数值明显高于低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确诊疾病,还可明确病变区域及临床分级,且该诊断方法操作简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glioma patients. 78 cases of brain glioma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6 in Shenyang City, the Red Cross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oth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Comparison of tumor enhancement area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normal brain anisotropy (FA) the value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 ipsilateral edema region, ADC cystic region and tumor enhancement area, ipsilateral FA value, different WHO (WHO) grading of tumor enhancement area FA, ADC numerical results. The ipsilateral tumor enhancement reg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FA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DC region. The contralateral normal are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A numerical lateral cystic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dema region, tumor enhancement region, ADC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dema region, tumor enhancement area, the differences were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nd the ipsilateral tumor enhancement are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A numerical edema area, ADC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dema are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O classification for the high level of the ipsilateral F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umor enhancement area numerical lower level, and ADC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ow leve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RI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brain gliomas, not only can diagnose diseases, but also can determine the lesion area and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作者单位】: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分类号】:R739.41;R445.2
【正文快照】: 脑胶质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好发于5~确定治疗方案、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磁共9岁幼儿,该病病程短、发展迅速,可致癌,较短时振弥散张量成像是通过对脑部水分子弥散定量来准间内可导致脑干出现严重症状。成人患者病情发展确评估局部区域微观结构的变化,其已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新 ,李晓君 ,王峻;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2 钟维佳 ,赵建农;弥散张量成像的运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5年04期

3 吴伟刚,陈秀义,杨杜;弥散张量成像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3期

4 刘树永;姚旭峰;耿道颖;;纠正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变形的一种方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年03期

5 徐贤;马林;;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癫痫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张硕;强金伟;张康乐;;弥散张量成像对常规性临床应用的初步建立和实现[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陈美玲;许秀峰;程宇琪;徐林;;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8 马德晶;秦东京;;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涛;王安生;高燕军;张胡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10 董玉茹;王宏;钟心;穆学涛;马毅;刘腾;刘勉;;弥散张量成像量化指标与脑弥散加权成像的对照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海;邓国军;陈桂美;肖香佐;;弥散张量成像定位初级运动功能区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永贵;郭岗;黄海清;王训恒;;慢性颈髓病变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田仔;;弥散张量成像的计算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谢晟;郭雪梅;崔爱国;肖江喜;蒋学祥;;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郑兆聪;刘必松;吴志峰;王如密;王守森;;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海燕;卢青;秦姣龙;肖朝勇;姚志剑;;抑郁症情绪神经环路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葛海涛;尹训涛;徐君海;刘树伟;;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注意功能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贾贵静;;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史浩;郭洪霞;;脑积水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宋凡;胡永善;张峰;南向亮;徐一鸣;马立宏;倪欢欢;周翠侠;黄春水;赵青;;脑卒中后残废手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卫国;3.0T磁共振波谱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的脑功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峭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个例观察[D];浙江大学;2005年

3 丁文全;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多种后处理方法的上肢神经形态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李f 晔;术中磁共振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5 沈全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杜彦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波谱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郁欣;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宋峰;猪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癫痫中的应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舒进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正常青年人脑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朱杨帆;云南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大脑白质纤维束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聪聪;慢性偏头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刘永康;急性轻型脑创伤弥散张量成像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高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谭京;脑出血急性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芳;兔肝急性持续缺血的弥散张量成像与死亡后影像演变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9 余齐卫;卒中后失语症脑机制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10 方鹏;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3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13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