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高血糖对患者一年死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高血糖对患者一年死亡的影响 出处:《中国卒中杂志》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血糖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死亡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发病时间在3 d内、无糖尿病病史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入院、发病14 d空腹血糖以及血糖变化趋势。多因素Cox生存比例回归分析用以评价影响发病1年全因死亡的因素。结果 239例无糖尿病病史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入研究并最终完成全部随访。结果显示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的患者,1年死亡率越高[危险比(hazard ratio,HR)1.41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6~1.718]。发病14 d时有85例(36.80%)患者血糖较入院时增高,146例患者血糖较入院时降低或不变,死亡患者中血糖升高比例显著高于存活患者中血糖升高的比例(61.54%vs 33.66%,P=0.006)。Cox生存比例回归分析显示发病14 d血糖升高(HR 1.317,95%CI 1.132~1.532),患者1年死亡风险越大。结论入院时空腹血糖以及发病14 d内血糖的变化是不伴糖尿病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level on long - 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eurachnoid hemorrhage during acute stage . Methods The incidence of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non - diabetic history was analyzed by Cox proportiona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hole cause of death in 1 year . Cox survival r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14 d blood glucose increased ( HR 1.317 , 95 % CI 1.132 - 1.532 ) , the greater the patient ' s death risk in 1 year . Conclusion The change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the change of glucose in 14 d after admission is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1 year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neurachnoid hemorrhage without diabetes .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血管神经病学科;
【分类号】:R743.35
【正文快照】: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药物)、影像学特点、是否手术治疗等。既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占所有卒中的5%,病死率高[1-4]。该病的临床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出血的严重程度、动脉瘤闭塞术、急性期并发症及合并症[4-6]。急性卒中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赫;;波动性高血糖是独立的危险因素[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年06期
2 张建平;李香梅;温小玲;;吕梁市机关干部对高血糖防治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年20期
3 江糖;;醋与高血糖[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年05期
4 张永华;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1989年04期
5 韩文铭,,万洪珠;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高血糖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年05期
6 林风;;高血糖会增加患癌症概率[J];山西老年;2007年08期
7 ;为午睡后高血糖支招[J];糖尿病新世界;2007年10期
8 靳建鸣;;慎防春节高血糖[J];食品与健康;2009年01期
9 ;高血糖增加老痴危险[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3年06期
10 魏开敏;高血糖的危害种种[J];现代养生;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三利;;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高血糖的原因及处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陈璐璐;;表观遗传修饰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章瑶;韩亭亭;姜冬冬;李阳雪;胡耀敏;刘伟;;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高血糖临床资料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建中;景丽;马爱铃;王菲;于欣;;高血糖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加重脑缺血性损伤[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童南伟;;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红霞;贾伟平;包玉倩;陆俊茜;陆惠娟;左玉华;杜颉;刘兰花;吴晓岭;顾惠林;项坤三;;高血糖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何泉;陈安宝;陈嘉勇;;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活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晓菲;田慧;裴育;闫双通;方福生;钟文雯;肖靖;王传海;成晓玲;李晨曦;;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高血糖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廖云飞;陈璐璐;张冬雪;朱汉钢;;氧化应激关键酶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张爱娟;;高血糖相关的发作性疾病[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明春;高血糖不等于糖尿病[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2 左佳;女性久坐着电视易患高血糖[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王建华;高血糖突然消失 未必是好事[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张洪军;高血糖 有时是用药不慎惹的祸[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张洪军;六类药易诱发高血糖[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佚名;高血糖会增加患癌症几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刘红;高血糖病例分析(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刘红;高血糖病例分析(三)[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张锦星;高血糖危害大[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李凌;高血糖有什么危害[N];中国老年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谷鑫;基于TDS辅助诊断技术对不同体质类型“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经络特异性表达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钟雪玉;微小RNA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许文灿;高血糖促心脏连接蛋白43磷酸化及其对连接通道功能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4 李彩娜;靶向GLP-1及其受体的抗糖尿病新药研究以及肥胖性MSG小鼠特征及其发生高血糖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迟东升;急性高血糖和高血压对冠脉微血管血流调节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婷;犬高血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勉睿清;氧化应激参与高血糖抑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夏新霞;院内高血糖的现况调查及其特点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曙光;电磁场对高血糖动物电学特性和生物特性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阳春;1、水通道蛋白3在高血糖促进胃癌进展中的作用 2、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临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振;糖尿病和急性高血糖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转归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7 刘馨;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8 林锟;高血糖对小鼠卵母细胞、二细胞胚凋亡的影响[D];汕头大学;2010年
9 白雪;泸州地区40岁及以上高血糖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横断面调查[D];泸州医学院;2013年
10 刘晓宇;急性实验性高血糖对大鼠痛敏感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15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1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