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VPA-BSANPs复合物对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30 16:12

  本文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丙戊酸钠 放疗增敏 细胞凋亡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神经胶质细胞瘤是脑内常见的恶性原发的肿瘤,不仅预后不良,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神经胶质细胞瘤的常规治疗策略有(外科手术、药物、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机制是通过引起DNA的损伤或者产生自由基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由于临床上存在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多种因素,脑胶质瘤的放疗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通过添加增敏剂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HDAC抑制剂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其机理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停滞和细胞凋亡。VPA是一种很普遍的抗癫痫药,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脑部肿瘤引发癫痫症状,近年来观察到VPA作为非常有效的HDAC抑制剂,可以提高结肠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近年来,纳米技术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可定制性和多功能性,纳米材料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叶酸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维生素,在核苷酸生产所需的碳转移单元中起作用,由于其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无限的可用性,与有机和水溶剂的相容性,能够与许多分子共轭并且对载体尺寸的影响有限,我们选择叶酸作为功能性配体。叶酸受体(FR)是一种细胞增殖蛋白,在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增加,包括乳腺、肾、头颈部、肺、结直肠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既往研究证明U87来源于胶质母细胞恶性肿瘤,叶酸在此病理类型中属高度表达,C6细胞属于星形细胞瘤,叶酸在此类型中属中度表达。所以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叶酸作为纳米材料将VPA包裹成复合物(VPA-BSANPs),研究VPA与VPA-BSANPs对C6、U87细胞系体外放射敏感性的作用,为胶质瘤的放疗奠基有力实验根底。方法C6、U87细胞分别经过VPA、VPA-BSANPs复合物处理,12小时和24小时后应用MTT方法检测C6、U87细胞生存的情况。C6、U87细胞分别用VPA或VPA-BSANPs复合物联合X线处理,应用克隆形成实验观测细胞的生存情况。C6、U87胶质瘤细胞分别经过不同浓度的VPA、VPA-BSANPs复合物作用12h后,经过(0 Gy,4 Gy,8 Gy)X线照射,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VPA、VPA-BSANPs复合物对于射线诱导的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VPA、VPA-BSANPs复合物对C6和U87细胞并无明显的抑制其增殖的作用;VPA-BSANP联合放射组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小于VPA联合放射组,而且细胞存活分数随射线剂量的升高而下降;在C6和U87细胞,VPA-BSANPs复合物联合放射组P53,Bax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激活片段仅见于VPA-BSANPs复合物+放射组、VPA+放射组,而且VPA-BSANPs复合物+放射组的表达量低于VPA+放射组。单独放射组并未见caspase3的激活片段。PARP的激活片段仅见于VPA-BSANPs复合物+放射组。结论VPA-BSANPs复合物可以提高C6、U87细胞系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机制与定向促进X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Abstract]:Neurogliocytoma is a kind of malignant primary tumor in the brain , which not only has poor prognosis but also threatens people '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glioma . The mechanism is to promote tumor cell growth arrest and cell apoptosis . In the presence of VPA and VPA - BSANPs complex , the expressions of p53 and Bax in VPA - BSANPs compl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VPA - BSANPs complex + radiation group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9.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思亚,戴梅秀,张复臣;菏泽地区放射工作者免疫功能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年01期

2 谷娟娟;袁丽云;姜莉;徐群;叶庆庚;陈醒民;;江西一号铀矿职工死因和氡危害的调查与分析[J];辐射防护通讯;1992年05期

3 周立红,洪惠民,林嫣;乡镇医用X线工作者健康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4 那向杰;李敏;李杰;宋力伟;梅庆贵;闫冬;;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周围血象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9年05期

5 王晓峰;郭华南;陈煜;陈清洪;;2008年龙岩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04期

6 许晓虹;浙江省放射科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分析[J];中国肿瘤;2000年03期

7 贾建奇,邱玉会,樊树明,高文东;济南市~(90)Sr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01年02期

8 胡利丰,董文骏,王群利;549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4年01期

9 张爱珍,陈吉凤,黄祥寿,高慎永,桑颖;杭州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1993年02期

10 李伟林,汤忠鎏,佘桂枝,张占英,王培香,孙秀梅,原进社,邵日f,李喜成;核燃料元件厂和气体扩散厂工人死因回顾性调查[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海娟;VPA-BSANPs复合物对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7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7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