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8:41

  本文选题:脑动脉瘤 切入点:颈总动脉 出处:《苏州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章 绪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性脑出血,年发病率约为8-16例/10万人,病死率超过40%,致残率超过33%。脑动脉瘤就像留在颅内的“定时炸弹”将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颅段颈内动脉行经颅底形成多个生理性弯曲,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外科手术具有一定难度。近年来具有微创特点的血管内治疗技术(EVT)突飞猛进,突破了外科手术的禁区,成为了该段血管性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案。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多采用弹簧圈(GDC)填塞动脉瘤瘤腔,但该技术和材料存在以下缺点:治疗行为发生在动脉瘤瘤腔内,可能引发术中出血或再出血;栓塞材料残留于动脉瘤腔,引发占位效应;完全致密栓塞率和长期闭塞率低;术后复发和再开通率高;费用昂贵等。对于颅内复杂性动脉瘤如大/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而言,血管内治疗复发率更高。鉴于复杂性动脉瘤现有技术不能获得有效可靠的治愈,许多患者因而面临极大的致残凶险,甚至死亡威胁;诸多材料和技术上的缺陷,也给医患双方的心理和实践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治疗理念的发展,一种更为理想的血管内重建技术是将治疗靶点从动脉瘤瘤腔转移到对病变段靶血管的治疗,达到病变的真正解剖治愈。理论上血管内重建技术包括传统的单或多裸支架技术(自膨式开环和闭环支架)、低网隙支架技术或血流转向装置技术(Pipeline支架、Silk支架和ubridge支架)和覆膜支架技术(Willis覆膜支架和Jostent覆膜支架)等。前两者不适用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而本课题组研究设计并已经获得上市的颅内血管专用球扩式Willis覆膜支架正是基于上述治疗理念而设计的一种颅内动脉血管支架,能够直接隔绝动脉瘤瘤腔和重建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恢复病变区域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促进瘤腔内血栓形成,随后病变自行闭塞。俚是,覆膜或者未覆膜的金属支架长期放置后不仪内皮化延缓,而且极易导致血管管腔再狭窄。本研究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为基础,构建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支架降解),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探索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内皮化机制,为颅内颈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此,我们开展本项实验研究,以期达到下述初步研究目标:①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制作;②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③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和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DSA血管造影对比研究。第二章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目的:评价建立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和载瘤颈总动脉的通畅率。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饲养一周分为2组,第一组直接采用间断式外翻缝合法用6-0显微缝线将静脉囊与颈总动脉吻合,建立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第二组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一月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在72小时内行DSA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动脉瘤模型。结果:所有40只新西兰大白兔均成功建立右侧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DSA血管造影示第一组有2例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自发性闭塞,1例颈总动脉闭塞,4例颈总动脉轻中度狭窄;而第二组所有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显影良好,所有载瘤颈总动脉通畅,其中2例颈总动脉轻度狭窄。结论: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制作的改进提高了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和载瘤颈总动脉的通畅率。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植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评价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12月内随访观察支架的降解和内皮化情况,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建立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后72小时内植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3月、6月和12月行DSA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动脉瘤和载瘤颈总动脉。钼靶摄影和光镜评价镁合金支架的可降解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化情况。结果:2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均成功植入1枚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支架植入术前所有侧壁型动脉瘤显示良好,颈总动脉通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造影示所有动脉瘤闭塞,载瘤颈总动脉通畅。术后随访DSA造影示所有植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的动脉瘤完全闭塞,且载瘤颈总动脉通畅。钼靶摄影示镁合金支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解,术后12月大部降解。电镜下观察示随时间延长镁合金支架逐渐解体吸收,最显著发生于3-6个月,术后12个月仅残留少量支架骨架;血管内皮化进程始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完成内皮化过程。结论: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是可行性的。镁合金支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解,术后12个月大部降解。术后6个月完成内皮化进程。第四章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和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DSA血管造影对比研究目的:Willis覆膜支架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体各种颈动脉的血管性病变,通过与Willis覆膜支架的DSA对比,进一步评价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饲养一周后建立20枚右侧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72小时内实施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和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即刻、3月、6月和12月行DSA血管造影检查进行比较,包括动脉瘤闭塞、内漏、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事件和血管闭塞等情况。结果: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和Willis覆膜支架各植入10枚,技术成功率100%;所有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闭塞,载瘤颈总动脉通畅,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组血管痉挛3例,Villis覆膜支架组血管痉挛1例;术后3-12个月复查造影示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完全消失,载瘤颈总动脉通畅。结论: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锟;尤庆生;曹新萍;陈荫椿;;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2 王精兵;程永德;;重视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病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年09期

3 方淳;俞炬明;李明华;范新东;尚鸣异;王精兵;周兵;王武;程永德;;覆膜支架在周围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年09期

4 刘涛;;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一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5 李志清;梁国标;高旭;林军;张海峰;曲虹;唐新华;薛洪利;;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年06期

6 朱清;王丽文;;不同清洗剂和清洗工艺对主动脉覆膜支架微粒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0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腔内覆膜支架治疗降主动脉瘤急性破裂的经验[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4期

8 王永利,李明华;覆膜支架在颅颈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年02期

9 袁链;张小明;沈晨阳;张学民;李伟;;覆膜支架治疗降、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3例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11期

10 卢小健;张鸿祺;支兴龙;李萌;凌锋;;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清;王丽文;;不同清洗剂和清洗工艺对主动脉覆膜支架微粒的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青年优秀论文[C];2010年

2 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谢周良;鲍学斌;程兆云;翟保平;;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尹龙;范一木;徐翔;黄楹;;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附九例报告)[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明华;;颈内动脉的功能解剖及其覆膜支架应用的可行性探讨[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兆玉;郎旭;;气管覆膜支架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6 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谢周良;鲍学斌;程兆云;翟保平;;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7 陈虎;邓剑平;张涛;李江;于嘉;赵振伟;陆丹;高国栋;;覆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区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曦彤;姜永滨;张伟;夏永辉;粱松年;徐克;;覆膜与非覆膜支架在TIPS中的对照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徐根兴;刘翼东;王维俊;谢波;康丹凤;薛松;;三分叉主动脉弓腔内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 1型夹层动脉瘤一例[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文涛;董生;严丙;肖湘生;刘士远;;低分子肝素涂层覆膜支架防治PTA术后再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刚 谭嘉;治门脉高压可求助覆膜支架[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武;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王暾;分体式分叉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黎明;一种分体式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设计及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赵剑波;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谭华桥;颅内覆膜支架柔顺性、贴壁性和内皮化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现政;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王正兴;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会娟;自膨式覆膜支架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及其成型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媛;生物可降解胆管覆膜支架的研制[D];东华大学;2016年

5 彭明亮;两段式覆膜支架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创新性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6 朱西琪;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7 王璐;一种新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设计与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游伶,

本文编号:1587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87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