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帕金森病患者相关生化水平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0:37

  本文选题:帕金森病 切入点:血脂 出处:《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相关生化水平与疾病等级、病程的关系。方法:测定69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PD组)以及6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尿酸和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组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分别为(322.48±66.18)μmol/L、(1.22±0.86)mmol/L、(4.70±0.92)mmol/L、(3.00±0.85)mmol/L,而对照组分别为(384.23±88.28)μmol/L、(1.64±0.94)mmol/L、(5.37±1.31)mmol/L、(3.53±1.03)m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00;t=-2.74,P=0.007;t=-2.74,P=0.007;t=-3.49,P=0.001;t=-3.27,P=0.001)。PD组中病程3年者的血尿酸LDL-C水平显著低于病程≤3年者(t=3.373,P=0.001;t=2.440,P=0.017)。Hoehn-Yahr分期中,各期PD患者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早、中期PD患者各类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PD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别为(305.69±54.25)μmol/L、(4.99±0.95)mmol/L、(1.25±0.27)mmol/L,男性PD患者为(339.76±73.40)μmol/L,(4.41±0.81)mmol/L、(1.06±0.19)mmol/L,男、女患者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1;t=-2.721,P=0.008;t=-3.266,P=0.002)。Logistic回归示低血尿酸水平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OR=1.01,95%CI 1.004~1.015,P=0.001)。结论:PD患者生化水平存在多种改变,尿酸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chemical level and disease grade and course of Parkinson's disease. Methods: 69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and 69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and gender were measured.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 levels in age-matched healthy adults (control group)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Blood uric acid,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The LDL-C levels of LDL-C were 322.48 卤66.18 渭 mol / L, 1.22 卤0.86 mmol / L, 4.70 卤0.92 mmol / L,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84.23 卤88.28 渭 mol / L, 1.64 卤0.94mmol / L 5.37 卤1.31 mmol / L, 3.53 卤1.03mmol / L,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erum uric acid levels in PD patients in all s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P 0.05); in early and middle stage P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P 0.05); in female PD patients, uric acid, total cholesterol and HDL-C were 305.69 卤54.25) 渭 mol 路L ~ (-1) 路L ~ (-1) 卤0.95 mmol 路L ~ (-1) 卤0.27 mmol 路L ~ (-1) respectively, and in male PD patients were 339.76 卤73.40 渭 mol / L, 4.41 卤0.81mmol / L, 1.06 卤0.19 mmol / L / L, respectively, male, and male, P / L = 1.06 卤0.19 mmol / L / L = 1.06 卤0.19 mmol / L / L = 1.06 卤0.19 mmol / L / L = 1.06 卤0.19 mmol / L / L = 1.06 卤0.19 mmol / L / L,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mong the female patie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changes in biochemical level in patients with PD, and the decrease of uric acid 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the decrease of uric acid 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Parkinson's disease.
【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秦晓凌;刘春风;罗蔚锋;张冠群;瞿胜;张文汉;;帕金森病患者血脂水平回顾性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管得宁;张扬;胡亚男;;帕金森病病人的血脂特点及其与病程及病情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7年06期

2 庄顺芝;蒲蜀湘;钟真真;许容娟;高聪;姚海燕;何毅华;;帕金森病患者相关生化水平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3 胡巧霞;陈季志;查芹;;血总胆固醇及血尿酸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J];浙江实用医学;2017年01期

4 孙梅芬;周丽丽;;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血脂 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5期

5 刘尚昕;时秋宽;邹晨双;王淑君;高超;段春波;徐冲;于普林;;国内重要神经病学类期刊2010-2014年帕金森病文献分布及现状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生弟;周海燕;;帕金森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焯霖;帕金森病的诊治体会[J];新医学;2000年10期

2 张巍,雷征霖,孙秀兰,宋春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5期

3 刘萍,边强;尼古丁有助于帕金森病治疗[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4期

4 王建,刘焯霖;帕金森病病因的新线索[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5 覃艳玲;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侯强,于长本;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张巍,梁战华,雷征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帕金森病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庄立;帕金森病的症状前指标[J];现代康复;2000年02期

9 刘泉开;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2期

10 于嘉;帕金森病与临床用药[J];首都医药;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密;;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康婧;罗晓光;任艳;何志义;;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友海;田仰华;陈先文;汪凯;;帕金森病患者的时间感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如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杨晓军;李筱婷;;从中医角度探讨帕金森病[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文泉;于向东;;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思索[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韩蓉蓉;范亚瑜;吴集雄;徐晓华;刘汉伟;;帕金森病特殊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食性低血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欧阳荔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误诊为帕金森病1例[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干静;周明珠;刘振国;陈伟;陆丽霞;吴佳英;;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评估[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史新冲;张祥松;易畅;;~(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又;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N];光明日报;2006年

2 罗刚;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看病不及时[N];健康报;2007年

3 蒋雨平;帕金森病认识四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孙燕明;帕金森病患者要严防抑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程守勤 蒋廷玉;帕金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N];新华日报;2006年

6 杨锋;及早防范帕金森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李尤佳;帕金森病——中老年人的“绊脚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刘卫宏;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早期确诊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程守勤;六成帕金森病人治疗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帕金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手运动补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思菲;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和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分析及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3 高靓;CCL2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谷有全;TLR4在帕金森病小鼠中脑的表达及其对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红燕;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维吾尔族早发型家族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突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胡盼盼;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刘崴;帕金森病LRRK2和VPS35基因突变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康文岩;α-突触共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生物学标记物中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桂花;新疆地区帕金森病危险因素、症状学和ATP13A2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杰;γ-氨基丁酸(GABA)递质系统相关药物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婧;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常崇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伏祥;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改变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薇;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倩;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疏影;不同帕金森病亚型(早发晚发型)的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7 徐睿鑫;杨明会教授治疗帕金森病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李洋;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李玲;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及视野改变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程筱雨;血清反应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06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06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