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32调控神经环路-突触可塑性与改善卒中后痴呆的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miR-调控神经环路 切入点:突触可塑性 出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后痴呆大鼠模型脑内和外周血中的miR-132的表达以及其对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48只大鼠,建立卒中后痴呆的大鼠模型,实验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模型组,另外3组为对照组,然后分别对4组大鼠的行为进行检测,探究miR-132对卒中后痴呆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水迷宫实验提示miR-132对卒中后痴呆大鼠的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同时大鼠旷野试验行为检测结果提示agomir-132组的大鼠垂直得分及水平得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miR-132可改善卒中后痴呆相关的额叶-皮质下神经环路的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PSD小鼠认知功能;agomir-132+Grin2A组的大鼠垂直得分以及水平得分均明显低于其阴性对照(agomir-132+vector)和agomir-132组(P0.05),并且agomir132+Grin2A组糖水消耗百分比明显低于其阴性对照和agomir-132组(P0.05),表明Grin2A参与了miR-132对卒中后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Grin2A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miR-132调控突触可塑性。结论 miR-132通过改善额叶-皮质环路突触的可塑性,改善卒中后大鼠的认知功能,Grin2A可以阻断miR-132对卒中后痴呆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miR-132 in the brain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rats with dementia after stroke and its effect on the behavior of the model,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48 rat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dementia after stroke, and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One group was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ere the control group.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R-132 on poststroke dementia rat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Results the water maz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miR-132 could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poststroke dementia ra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field test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cores of agomir-132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model group (P 0.05), indicating that miR-132 could improve the synaptic plasticity of the frontal lobe-subcortical nerve loop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dementia. Therefore,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cores of rats in the group of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of PSD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agomir-132 group, and the percentage of sugar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agomir132 Grin2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gomir-132 group, indicating that the percentage of sugar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agomir132 Grin2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gomir-132 group. Grin2A is involved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R-132 on poststroke dementia rats. The expression of Grin 2A gene can inhibit the regulation of synaptic plasticity by miR-132. Conclusion miR-132 can improve the plasticity of synapses in frontal lobe and cortical loop. Improving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oststroke rats could block the effect of miR-132 on the behavior of poststroke dementia rats.
【作者单位】: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叶桂兰;神经突触可塑性(英文)[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02期
2 彭敏,朱熊兆;心理应激与突触可塑性[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席艳;万建华;邓锦波;;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和体视学测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4 肖胜;章军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5 唐玲;唐荣伟;唐晶;任筠筠;;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袁锦楣,李彤,杨俊华;突触可塑性研究——Ⅰ.整肌胆碱酯酶—银、金联合染色法的建立及意义[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7 张乐莉;杨卓;;清醒小鼠齿状回区的双向突触可塑性[J];天津医药;2007年12期
8 王佩;王海祥;王维平;;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9 彭华;赵忠新;;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突触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10 张潺;;尾巴截断降低前扣带回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依赖的长时程抑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鹏飞;胡壮丽;杨远坚;王芳;陈建国;;巯基化合物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2 陈建国;王芳;胡壮丽;王伟;吴文宁;;能量代谢调节激素对离子通道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贾旭;严京;王永炎;;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苏立达;孙承龙;沈颖;胡颖红;;谷氨酸转运体和酒精对小脑平行纤维-浦肯野细胞突触可塑性长时程抑制的影响(英文)[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郑建;杨力军;谢瑞禄;赵兰峰;薛晓伟;王硕;赵继宗;曹勇;;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前肢运动功能及运动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顾金海;孙涛;李新钢;夏鹤春;王峰;;JAK/STAT3通路对颞叶癫痫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李炎坤;王芳;王伟;陈建国;;AQP4对杏仁核突触可塑性和恐惧记忆的影响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8 张小乔;梅元武;李红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突触可塑性影响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宁;艾厚喜;张丽;王文;;Eph/ephrin信号通路对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丽;李宁;艾厚喜;王文;;Eph/ephrin信号通路对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A];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参及补益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炜彦;Aβ损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关心;Lgr4基因敲除鼠共济失调及小脑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曹发乐;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张展翅;磁刺激对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和钙信号转导机制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5 杨建立;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刘路英;组胺酸脱羧酶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改变[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炎坤;水通道蛋白-4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边缘系统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文若剑;miR-9、EPAC调控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霍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D];延安大学;2016年
2 王韶莉;海马CA1区局灶性缺血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波;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晓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龄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彭志勇;mTOR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思敏;游泳训练对MCAO大鼠行为学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7 林述钦;5-HT_6R介导的Fyn信号通路在癫痫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超;高胆红素血症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8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0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