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对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激活的动态评估
本文选题:丁苯酞 切入点:DTI 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DTI对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激活的动态评估。方法 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丁苯酞干预组。选取缺血后1 h、3 h、6 h、12 h、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RI扫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G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MCAO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大鼠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小脑半球的RGMa蛋白阳性表达均有所增加。丁苯酞组在相应时间点的RGMa蛋白的表达较MCAO模型组有所降低,在1 h、3 h、6 h、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MCAO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小脑半球缺血后1 h后,各个时间点FA值较假手术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苯酞组大鼠小脑半球FA值较MCAO模型组升高,在3 h、6 h、12 h、24 h时间点两组间的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手术组大鼠的m NSS神经功能评分与小脑半球RGMa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与FA值呈负相关。结论 DTI可以动态评估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的激活,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evaluation of down-regulation of brain activat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by DTI. Methods 120 adult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operation group, model group and saline group. In butyphthalide intervention group, 1 hour after ischemia, 3 hours after ischemia and 6 hours after ischemia, 12 hours and 24 hours after ischemia,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was evalu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RGMa protein was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expression of RGMa protein in the butyphthalid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CAO model group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1 h, 3 h, 6 h and 12 h, respectively. The FA value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in normal sal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sham operation group (P 0.05), and that in butyphthalid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CAO mode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3 h and 6 h, 12 h and 24 h.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 N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and the expression of RGMa protein in the cerebellar hemisphere of the rats in each group. Conclusion DTI can dynamically evaluate the activation of down-regulated cerebral area in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vide imaging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ognosis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基金】: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404823)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振国;王新施;陈艳艳;张元涛;郑荣远;;3种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差异[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2期
2 汤健,张万琴,梁熙南,韩济生;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活性的影响[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年04期
3 王幼华,徐珞,毕希铭,陶尚敏;反复癫痫发作对大鼠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3期
4 许增禄;;脑移植物帮助大鼠认路[J];国外医学情报;1983年02期
5 刘永坚,严徽谨;大鼠全脑性缺血及再灌过程中某些脑生理、生化及形态学变化的观察[J];生理科学;1988年05期
6 徐珞,王海青,陶尚敏,周颖斌;听源性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7 高洪博;王翠兰;荆静;王旭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8 张克凌,刘晓萍,毕希铭,徐珞,陶尚敏;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的影响及其与铜、锌含量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02期
9 许春伶;赵倩;王雯;李继梅;脱厚珍;甄攀攀;陈葵;毕鸿雁;;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张俊梅;范玉颖;王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功能和病理改变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恒;冯国营;刘桂香;;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张宇浩;汪昕;;睾酮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机制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高英;沈爱国;;β-1,4-GalTI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4 高英;沈爱国;;β-1,,4-GalT-Ⅰ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路蔚;王新平;张文治;阎晓玲;张向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超;吴鹤鸣;井小荣;梁秦川;郭恒;高国栋;张华;;皮层电刺激对抑制氯化铁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和改善行为学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俊;谢俊霞;;6-OHDA单侧损毁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铁浓度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杨丽平;赵敬湘;王蕴芳;南雪;白慈贤;李露斯;裴雪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胡豫;周薇;王华芳;魏文宁;;组织因子在大鼠脑微血管血栓形成中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梁益;孙红斌;;慢性LPS模型的制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夕;曹晓华:制造聪明老鼠[N];北京科技报;2009年
3 张建松;NR2B转基因 “聪明大鼠”诞生[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抗氧化酶有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NALP1炎症小体在大鼠神经痛及痛情绪中的作用及电针缓解痛情绪作用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志福;脊髓脂氧素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李盛杰;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对动脉瘤壁退行性改变影响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余丽娟;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层和海马COX_2/PGI_2/PPARβ通路变化及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5 周小勤;UC-MSCs通过IL-8促进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建雄;17-AAG在SD大鼠短暂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晁秀华;局部应用壳聚糖—磷酸甘油—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凝胶联合静脉导管治疗大鼠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谢光斌;胞浆型凝溶胶蛋白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范丹峰;甲烷对大鼠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10 王斯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实验基础及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婧;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不同毁损大鼠多巴胺转运蛋白与褪黑素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珠;跑台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空间记忆、Ku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周涛;TLR4-MyD88信号通路与大鼠远程缺血后适应脑保护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梁鹏;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季亚成;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脑组织Foxp3的表达变化及与NSS评分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周方方;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D];成都医学院;2015年
7 张坤;MCU、MICU1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孙晨;头部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TOR通路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备;强制性运动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和脑内ERK表达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孙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6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5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