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非麦角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
本文选题:帕金森病 切入点:罗替戈汀透皮贴剂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大约为2.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异常。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PD的治疗仅是症状性治疗,而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或者延缓PD病情的进展。 虽然左旋多巴一直被认为是PD最有效的症状性治疗药物,,但长期治疗出现的左旋多巴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往往难以处理。目前认为运动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还与间歇性的左旋多巴给药引起的非生理性、脉冲样多巴胺能刺激和无规律的胃肠吸收等因素有关。持续多巴胺能刺激和非口服给药途径一直是PD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DA)已被广泛地用于PD的早期单药治疗或者晚期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多年。尽管目前尚无较公认的证据证实某一种DA优于另一种DA,但麦角类DA因其纤维化的副作用不再作为PD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Non-ergot dopamine agonist,NEDA)继续作为PD的一线治疗药物使用。目前已研发出新的长效NEDA制剂,这些新的长效制剂包括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普拉克索缓释剂和罗匹尼罗缓释剂。与每天使用三次的标准NEDA制剂相比,每天使用一次的长效NEDA制剂提供了更稳定的24小时血药浓度和更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最近的研究证实长效NEDA每天服用一次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此外,非口服给药的罗替戈汀透皮贴剂还适用于有吞咽困难和择期手术的患者。 尽管在过去的1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来评估长效NEDA在P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却存在以下问题:(1)有报道称罗替戈汀治疗效果并不优于安慰剂,而且在临床使用中还发现了罗替戈汀雪花状晶体的形成。这种晶体一旦形成,就难以通过皮肤吸收,从而可能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疗效。(2)各个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有报道长效NEDA优于标准NEDA,有报道长效NEDA非劣效于标准NEDA,还有报道未发现这种非劣效性。(3)目前尚无较长试验周期(2年)的RCT。(4)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关于长效NEDA的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合并了目前可获取的所有关于长效NEDA的RCT结果,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来系统评价长效NEDA在PD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为其在PD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本研究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罗替戈汀透皮贴剂在PD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 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后,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同时进行参考文献的追溯和手工检索(截止2012年7月10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然后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权重均数差(weighted meandifference,WMD)、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以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统计量,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1789例患者。(2)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方面:罗替戈汀透皮贴剂在减少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II部分评分(WMD 1.69,95%CI 2.18to 1.19)、III部分评分(WMD 3.86,95%CI 4.86to 2.86)和II部分与III部分评分总和(WMD 4.52,95%CI 5.86to 3.17)上均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耐受性方面:罗替戈汀透皮贴剂较安慰剂不增加患者总的退出风险(RR0.88,95%CI0.64to1.21; P=0.44),但增加患者因为不良事件退出的风险(RR1.82,95%CI1.29to2.59; P 0.001)。③安全性方面:罗替戈汀透皮贴剂较安慰剂增加局部皮肤反应(RR2.92,95%CI2.29to3.72),呕吐(RR5.18,95%CI2.25to11.93)以及异动症(RR2.52,95%CI1.47to4.32)的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增加头痛、便秘、背痛、腹泻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结论:罗替戈汀透皮贴剂能有效的控制PD患者的症状,但也增 加了局部皮肤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第二部分长效NEDA与安慰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长效NEDA与安慰剂在PD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 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后,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同时进行参考文献的追溯和手工检索(截止2013年2月10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然后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权重均数差(WMD)、相对危险度(RR)以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统计量,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2857例患者。分别评估了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普拉克索缓释剂和罗匹尼罗缓释剂。(2)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方面:长效NEDA在减少UPDRS II部分评分(WMD 1.77,95%CI 2.13to 1.41)、III部分评分(WMD 4.18,95%CI 4.94to 3.43)和II部分与III部分评分总和(WMD 5.12,95%CI 6.16to 4.07)上均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长效NEDA较安慰剂还减少了关期时间(WMD 1.29,95%CI 1.64to 0.93; P 0.001)和增加了开期无麻烦异动症时间(WMD1.55,95%CI1.06to2.04; P 0.001)。②耐受性方面:长效NEDA较安慰剂不增加患者总的退出的风险(RR0.91,95%CI0.69to1.20; P0.05),但增加患者因为不良反应退出的风险(RR1.76,95%CI1.31to2.35; P 0.001)。③安全性方面:尽管长效NEDA较安慰剂有较高恶心的发生风险(RR2.11,95%CI1.71to2.61; P 0.001),但头痛的发生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RR1.35,95%CI0.99to1.84; P0.05)。在早期PD中,长效NEDA增加头晕、嗜睡、便秘、呕吐和失眠的发生风险,而在晚期PD中,增加异动症和幻觉的发生风险。 结论:长效NEDA能有效的控制PD患者的症状,但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早期PD患者中。 第三部分长效与标准NEDA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长效NEDA与标准NEDA在PD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 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后,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同时进行参考文献的追溯和手工检索(截止2013年11月20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然后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权重均数差(WMD)、相对危险度(RR)以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统计量,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共2392例患者。(2)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方面:长效NEDA与标准NEDA间在减少UPDRS II部分评分(WMD0.09,95%CI 0.33to0.50),III部分评分(WMD 0.35,95%CI 1.60to0.90)和减少关期时间(WMD0.18,95%CI 0.14to0.50)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耐受性方面:两种制剂在总的退出人数(RR1.11,95%CI0.94to1.32)、因为不良事件退出的人数(RR1.19,95%CI0.91to1.56)上,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安全性方面:两种制剂在10个常见的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上,差异也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PD患者,长效NEDA在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上均非劣效于标准NEDA。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艳华,袁航;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10期
2 梁希彬,罗涌,李丰桥,王晓民;帕金森病回顾与展望[J];科学通报;2000年22期
3 刘焯霖,徐严明;帕金森病诊治进展——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理[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12期
4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李六一;帕金森病患者的异常视觉诱发电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5 邵明,刘焯霖,陶恩祥,陈彪;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关系的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1期
6 刘焯霖,张成,陶恩祥,王新德;第13届国际帕金森病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2期
7 文诗广,陈伟群,蒋云,夏来晓,许贤豪;帕金森病患者平衡障碍的定量评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3期
8 王涛,孙圣刚;帕金森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近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3期
9 陶恩祥;帕金森病的遗传学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10 张春霞,邹扬,林晖,张玉香;帕金森病35例临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宏娟;何建成;周阿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中西结合方法探索[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娄丹;常秀丽;周志俊;;百草枯暴露致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梁清华;区健刚;曾年菊;熊新贵;陈疆;张雨星;萧梅芳;;帕金森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锐芝;王静梅;周颐;郑春梅;;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妍梅;陈玲;裴中;周鸿雁;钱浩;张中伟;杨智云;冼文彪;郑一帆;陈杰;张思乐;黎锦如;刘焯霖;;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在帕金森病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郝红琳;刘秀琴;黄颜;孙鹤阳;孟琼;崔丽英;;帕金森病的白天过度嗜睡[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贾树红;陈海波;;帕金森病患者的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曹双双;刘志辉;祝新莉;;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国华;宋军平;;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蔡定芳;;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刚;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看病不及时[N];健康报;2007年
2 蒋雨平;帕金森病认识四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刘卫宏;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早期确诊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程守勤;六成帕金森病人治疗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戴丽娟 王峰;近五成病患者没有及时就医[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杨子超;护理帕金森病人三注意[N];健康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徐晶;日常小动作透视帕金森病[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刘振国;焦虑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兆[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昊华;帕金森病:诊治不及时成了大问题[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帕金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手运动补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素良;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颖;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久权;1.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研究 2.术前语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刘鹏;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姜立刚;中国北方一帕金森病大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艺鸣;帕金森病非运动并发症的临床评价及其与易感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陈颖源;基于模型的帕金森病分析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涛;基于语音特征的帕金森病可视化诊断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郭睿;一中国帕金森病大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小红;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中文版(中国大陆)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管定国;帕金森病患者丘脑神经元放电的混沌学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肖志英;帕金森病非运动障碍并发症的研究及临床检测手段的评价[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静;2,3-吲哚醌在帕金森病人中的预警及防治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李敬波;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胡丽竹;药、针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谢笛;BST1基因rs4698412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关联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8 邢学良;经颅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娟;女性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的改变特征[D];苏州大学;2012年
10 李凤舞;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2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8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