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暴露及ESR2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本文选题:口服避孕药 切入点:梗塞型脑卒中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OC暴露与梗塞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背景】脑卒中是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 OC)罕见但又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自OC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市以来,已经有大量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针对OC暴露与梗塞型脑卒中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尚未见到OC暴露与首次梗塞型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关系的明确结论。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OC暴露与首次梗塞型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全面的系统评价。[目的]评价与现用OC有关的女性首次脑卒中发病风险,并进一步分析雌激素含量、孕激素类型以及不同研究特征对这个风险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发表于1970年1月至2014年3月的脑卒中与OC使用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根据入选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信息。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风险估计值,所有的统计分析运用Stata12.0进行完成。[结果]根据入选标准共纳入18个独立研究(来源于20篇文章),其中队列研究3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与当前未使用OC相比,当前使用OC可使女性首次梗塞型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1.47倍[odds ratio (OR),2.4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2.04-2.99]。与OC相关的梗塞型脑卒中发病风险随着雌激素含量降低而下降:≥50μg雌激素(ethinyl estradiol, EE),30-40 ug EE, 20 ug EE,和单孕激素避孕药(progestin only pills, POPs)导致女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升高到3.28倍(95%CI,2.49-4.32),1.75倍(95%CI,1.61-1.89),1.56倍(95%CI,1.36-1.79)和0.99倍(95%CI,0.71-1.37)。合并有50 ug EE的OC中,除第一代孕激素外,其他三代孕激素均增加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且第四代孕激素引起的脑卒中发病风险最低。[结论]来源于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前使用OC可以显著升高女性首次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且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着OC所含的雌激素剂量降低而下降。第二部分COC暴露及ESR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高血压、吸烟、肥胖及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使用等都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COC是女性脑卒中特有的危险因素。此外,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基因β (estrogen receptor β, ESR2)多态性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COC暴露、ESR2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发现脑卒中遗传易感个体、指导COC安全用药和开展女性脑卒中的病因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女性避孕药具使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队列中确诊的脑卒中新发病例446例,并按年龄、地区匹配对照864例。通过面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用于脂代谢测定和基因分型。运用Taqman探针技术对筛选的ESR2基因5个SNP位点(rs1256065,rs4986938,rs1256049,rs1271572,和rs1256030)进行检测分型。并利用课题组前期对雌激素受体α基因(estrogen receptor α,ESR1)的研究结果分析ESR2与ESR1之间的基因交互作用。[结果】国产COC使用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未使用者的1.38倍,而出血性型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达到1.81倍,且脑卒中发病风险随着COC累积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01)。调整年龄、地区、教育、BMI以及COC暴露等因素后,ESR2 rs1256065 CC基因型与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相关(OR,1.59;95%CI,1.09-2.32),尤其是梗塞型脑卒中(OR,1.77;95%CI,1.14.2.73)。ESR2 rs4986938 AA基因型可以显著升高个体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OR,3.14;95%CI,1.37-7.19),而GA基因型对梗塞型脑卒中具有微弱的保护作用(OR,0.71;95%CI,0.51-0.99)。分层分析发现rs1256065 C等位基因升高脑卒中尤其是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主要表现在BMI≥24、血脂正常、以及有使用COC的个体中。rs4986938 A等位基因在COC暴露的人群中可显著升高出血性脑卒中风险(OR,1.94;95%CI,1.25-3.00),而在未暴露COC的人群中未发现此关联(组间异质性检验,P=0.017)。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ESR2 rs4986938与COC暴露对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存在明显的协同交互作用(OR,2.12;95%CI,1.11-4.04;Pinter =0.023)。rs4986938 AA基因型联合COC暴露可以显著升高个体发生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rs1256065 AC或者CC基因型联合COC暴露显著增加女性脑卒中特别是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但未发现rs1256065与COC暴露对脑卒中发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ESR1 rs2234693和ESR2 rs4986938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生,但两者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OR,0.49;95%CI,0.26.0.93;Pinter=0.029)。同时携带rs2234693TT和rs4986938 AA基因型的妇女发生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是携带rs2234693 TT和rs4986938 GG基因型的妇女的7.5倍(95%CI,2.46-22.89)[结论]COC暴露、ESR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均显著相关。ESR2rs4986938位点与COC暴露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ESR2rs4986938位点与ESRI rs2234693位点在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但表现为拮抗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苹,杨红坡;608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分析[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钟伟,黄玲;脑卒中发病的昼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年01期
3 蔡超群;1991~2000年脑卒中发病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01期
4 刘方,张金良,陆晨;北京市气温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1期
5 程锦泉;刘建平;张仁利;庾蕾;彭绩;池洪珊;聂绍发;;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气温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8期
6 赵佩霞;王国荣;张佩芝;梁若勋;刘向志;方伟;苗华;;与脑卒中发病有关的几个因素[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郑海虎,段先志,高建玲,苏玉焕;脑卒中发病与气象多要素变化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3年05期
8 章素萍;脑卒中发病时间分析[J];铁道医学;1994年03期
9 金莉,张鸿修,郭忠莹,吕建波,陈明,周颖化,李银柱,栗华,王建军,郝醒志;1989~1993年石家庄城乡脑卒中发病情况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7年02期
10 张远;蔡磊;吴露;;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马爱梅;赵永波;;降压治疗在预防脑卒中发病中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莹;;我国人群膳食营养水平与脑卒中发病趋势[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高鹏;赵节绪;吴江;;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伟;刘鸣;;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相猛;黄科;;黄石市脑卒中发病的气象条件及对发病人数的预测[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7 孙海涛;闫志晖;赵子彦;;脑卒中发病时间生物学研究[A];2009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林健雯;黄如训;施晓耕;刘春岭;解龙昌;;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发病的机制的实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靳澎;我国脑卒中发病人数增长惊人[N];家庭医生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胡睿;我国脑卒中发病“井喷”难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张林峰;我国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实习记者 郑思 通讯员 朱品磊 熊静帆;我市“中风”发病 每年增长10%[N];深圳商报;2011年
5 记者 方彤;控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发病[N];健康报;2008年
6 顾泳;花钱防病,“疗效”胜过掏钱治病[N];解放日报;2008年
7 吴一福;复合高血压是引发卒中的主要血压类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春;口服避孕药及遗传变异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吴艳;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及青年高血压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徐添;脑卒中发病与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高鹏;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瑛;COC暴露及ACE/AG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李昭晖;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发病机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化酶2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林峰;我国中年人群的营养素摄入状况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亮;基于meta-分析脑卒中发病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杨滨泽;大连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状状;太原市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梁迎芝;气候、气象条件及环境参数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6年
6 许珍林;COC暴露及ESR2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梁丽英;广州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9 吴振成;临清市二十四节气变化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吴丹;运用运气学说探讨广州地区脑卒中发病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10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1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