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及ABCD~3-Ⅰ评分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16:21
本文选题:前/后循环 切入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处:《郑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 1.分析比较前循环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和短期预后(7天内)的差异性; 2.分析比较ABCD3-I评分对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评估预测能力。 方法 前瞻性纳入于2012年11月~2014年2月期间,发病在48小时内的、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性入院治疗且符合本研究的TIA患者共193例,根据入选标准、临床表现及头颅MRA、CTA或DSA分为前循环TIA组和后循环TIA组,详细搜集患者资料,对TIA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他汀类药物及可干预危险因素的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的短期预后(缺血性脑卒中、TIA再发和TIA再发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然后根据ABCD3-I评分标准将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分别分为低危组(≤3分)、中高危组(≥4分),分析比较ABCD3-I评分对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评估预测能力。 结果 在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危险因素对比中,单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是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9%和6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史、贫血史、同侧颈动脉狭窄、症状持续时间及TIA发作≥2次危险因素的比例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与后循环TIA组在糖尿病、冠心病、房颤、TIA发作史、血浆FIB和其它因素的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循环TIA组房颤和TIA发作史比例显著高于后循环,而后循环TIA组糖尿病、冠心病、血浆FIB和其它因素的比例差别显著高于前循环。多因素分析表明,房颤(OR=1.816,95%CI1.171-3.461)倾向于前循环TIA,糖尿病(OR=0.421,95%CI0.326-0.516)和冠心病(OR=0.614,95%CI0.495-0.733)倾向于后循环TIA;在校正其他因素后,TIA发作史、血浆FIB和其它因素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在前循环与后循环TIA短期预后对比中,前循环TIA组患者ABCD3-I评分为4.12±1.33分,后循环TIA组评分为2.77±1.03分,前循环TIA组患者ABCD3-I评分显著高于后循环TIA组(P0.05);前循环TIA组短期预后缺血性卒中比例为11.1%,TIA再发比例为16.7%,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为5.5%,而后循环TIA组短期预后缺血性卒中比例为6.3%,TIA再发比例为25.4%,,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为4.8%,两者短期预后(缺血性卒中、TIA再发和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的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ABCD3-I评分对前循环TIA的短期卒中风险评估中,低危组中缺血性卒中比例为1.9%,TIA再发比例为5.8%,TIA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为0.0%,中高危组中缺血性卒中比例为19.4%,TIA再发比例为14.9%,TIA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为6.0%,低危组与中高危组对比发现,发生缺血性卒中及TIA卒中合并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A再发的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ABCD3-I评分对后循环TIA的短期卒中风险评估中,低危组中缺血性卒中比例为2.3%,TIA再发比例为25.0%,TIA再发合并缺血卒中比例为2.3%,中高危组中缺血性卒中比例为16.7%,TIA再发比例为16.7%,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为10.0%,低危组与中高危组对比发现,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A再发和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高血压是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对TIA患者伴有高血压时需严格控制血压。 2.房颤对前循环TIA的危险性高于后循环,对前循环TIA患者需重视房颤的诊疗;糖尿病和冠心病对后循环TIA的危险性均高于前循环,对后循环TIA患者需重视血糖的控制及冠心病的筛查。 3.前循环TIA患者ABCD3-I评分显著高于后循环TIA患者,但两循环系统的短期预后(缺血性卒中、TIA再发和TIA再发合并缺血性卒中)无差异性。 4. ABCD3-I评分对前循环与后循环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评估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对前循环的短期卒中风险预测价值更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涛;李正军;龚家明;蒋开夫;杨小梅;田代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年05期
2 郑兵;;同型半胱氨酸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关系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3 田虹;辛晓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J];黑龙江医学;2008年07期
4 刘宁;布艾加尔·哈斯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许冬梅;孙怀军;李昆;冷文萍;王忻;季占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6 施国文;熊昕丽;林岩;耿介立;李焰生;;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7 王成凤;朱沂;李R
本文编号:1715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155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